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高轻型支挡结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高轻型结构发展史 | 第10页 |
1.2.2 高轻型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桩承悬臂式挡土墙联合锚定墙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 第15-30页 |
2.1 概述 | 第15-17页 |
2.2 土压力理论 | 第17-26页 |
2.2.1 静止土压力计算 | 第18-19页 |
2.2.2 朗肯土压力理论 | 第19-23页 |
2.2.3 库仑土压力理论 | 第23-26页 |
2.3 结构特点 | 第26-27页 |
2.4 荷载分析 | 第27-28页 |
2.4.1 基本假设 | 第27页 |
2.4.2 土压力分布 | 第27-28页 |
2.5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桩承悬臂式挡土墙联合锚定墙支护结构内力计算 | 第30-48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工作机理 | 第30-31页 |
3.3 破坏形式 | 第31-33页 |
3.4 计算模型 | 第33-34页 |
3.5 位移法求解 | 第34-47页 |
3.5.1 基本假设 | 第34页 |
3.5.2 内力计算 | 第34-47页 |
3.6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桩承悬臂式挡土墙联合锚定墙支护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8-66页 |
4.1 概述 | 第48页 |
4.2 FLAC3D简介 | 第48-49页 |
4.3 数值模型建立 | 第49-51页 |
4.3.1 模型假定 | 第49页 |
4.3.2 网格模型 | 第49-50页 |
4.3.3 边界条件 | 第50页 |
4.3.4 计算参数 | 第50页 |
4.3.5 本构模型 | 第50-51页 |
4.3.6 荷载条件 | 第51页 |
4.4 计算求解 | 第51-52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4.5.1 水平方向位移分析 | 第52-54页 |
4.5.2 竖直方向位移分析 | 第54-56页 |
4.5.3 支挡结构内力分析 | 第56页 |
4.6 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4.7 影响因素研究 | 第58-64页 |
4.7.1 桩间距变化影响 | 第58页 |
4.7.2 排距变化影响 | 第58-59页 |
4.7.3 桩长变化影响 | 第59-61页 |
4.7.4 拉杆位置变化影响 | 第61-62页 |
4.7.5 抗剪强度参数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62-64页 |
4.8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