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材料试验机与试验仪器论文--无损探伤仪器论文

超声相控阵检测成像系统研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3-14页
缩略词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6-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3 发展趋势第19-20页
            1.2.3.1 超声相控阵声场仿真第19页
            1.2.3.2 全矩阵捕捉第19页
            1.2.3.3 缺陷识别第19-20页
            1.2.3.4 稀疏阵列第20页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原理与系统总体分析第22-33页
    2.1 超声相控阵技术基本原理第22-27页
        2.1.1 相控阵超声发射第22-24页
            2.1.1.1 声束偏转第22-23页
            2.1.1.2 声束聚焦第23-24页
        2.1.2 相控阵超声接收第24页
        2.1.3 相控扫查方式第24-26页
        2.1.4 聚焦法则与声束控制第26-27页
    2.2 相控发射接收延迟时间分析第27-29页
        2.2.1 超声波束偏转延时第27页
        2.2.2 超声波束聚焦延时第27-28页
        2.2.3 超声波束偏转聚焦延时第28-29页
    2.3 超声相控阵检测成像系统总体结构第29页
    2.4 系统需求分析第29-30页
        2.4.1 模块间通信需求第29-30页
        2.4.2 主控模块需求第30页
    2.5 系统开发平台第30-32页
        2.5.1 FPGA概述第31页
        2.5.2 ARM概述第31页
        2.5.3 ARM-FPGA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嵌入式系统方案设计第33-52页
    3.1 硬件框架设计及平台介绍第33-34页
    3.2 通信接口设计第34-41页
        3.2.1 接口逻辑设计第34-35页
        3.2.2 FPGA内部配置第35-41页
        3.2.3 其他接口设计第41页
    3.3 软件系统构建与移植第41-51页
        3.3.1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环境搭建第42-43页
        3.3.2 Bootloader功能介绍与配置移植第43-46页
        3.3.3 内核功能裁剪与编译移植第46-49页
        3.3.4 根文件系统构建与移植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超声相控阵检测成像系统驱动程序设计第52-62页
    4.1 驱动程序概述第52-53页
    4.2 内核驱动体系分析第53-54页
        4.2.1 Linux驱动设计体系框架第53-54页
        4.2.2 Linux内核驱动设计思想第54页
    4.3 数据传输接口驱动程序设计第54-61页
        4.3.1 接口驱动层次设计第55-58页
        4.3.2 关键模块设计第58-60页
        4.3.3 编译加载驱动程序第60-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超声相控阵检测成像系统上层软件设计第62-81页
    5.1 QT概述第62-67页
        5.1.1 信号与槽第63-64页
        5.1.2 元对象系统第64页
        5.1.3 事件机制第64-65页
        5.1.4 开发环境搭建第65-67页
    5.2 应用层程序设计第67-71页
        5.2.1 交互界面第68-69页
        5.2.2 参数设置第69-70页
        5.2.3 数据通信第70页
        5.2.4 数据管理第70页
        5.2.5 主控模块第70-71页
    5.3 成像数据处理第71-75页
        5.3.1 A扫成像第71-73页
            5.3.1.1 波形绘制第71-72页
            5.3.1.2 包络处理第72-73页
        5.3.2 S扫成像第73-75页
            5.3.2.1 坐标变换第73页
            5.3.2.2 插值处理第73-74页
            5.3.2.3 色彩映射第74-75页
    5.4 系统运行结果第75-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6.1 总结第81页
    6.2 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TiAl基合金关节轴承摩擦学特性研究
下一篇:谱域OCT系统性能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