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急性脑梗死与DNA甲基化 | 第11-16页 |
1.1 急性脑梗死 | 第11页 |
1.2 DNA甲基化与脑血管疾病 | 第11-13页 |
1.3 DNA甲基化与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关系 | 第13-16页 |
二、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 第16-18页 |
2.1 高通量DNA甲基化检测方法 | 第16页 |
2.2 Mass ARRAY Epi TYPER DNA甲基化检测 | 第16-18页 |
三、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 | 第18-19页 |
3.1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分析 | 第18页 |
3.2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 | 第18-19页 |
第二章 Illumina Human Methylation450 Bead Chip芯片的急性脑梗死甲基化差异分析 | 第19-45页 |
一、引言 | 第19-20页 |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2.1 研究对象及血样收集 | 第20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0-22页 |
2.3 样品准备 | 第22-23页 |
2.4 Illumina Human Methylation450 Bead Chip芯片处理及检测 | 第23-28页 |
2.5 GO和KEGG 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 | 第28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28-43页 |
3.1 临床资料 | 第28-29页 |
3.2 Infinium Human Methylation450 Bead Chip芯片结果 | 第29页 |
3.3 差异甲基化位点分析 | 第29-30页 |
3.4 差异甲基化位点功能分析 | 第30-43页 |
四、讨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PTPRN2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第45-53页 |
一、引言 | 第45页 |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5-50页 |
2.1 研究对象与标本收集 | 第45-46页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2.3 抽提样本DNA及亚硫酸盐处理:方法同第二章 2.3 和 2.4 小节 | 第47页 |
2.4 针对PTPRN2基因甲基化聚集区Cp G位点设计引物 | 第47-48页 |
2.5 PCR扩增 | 第48页 |
2.6 虾碱性磷酸酶(SAP)反应 | 第48-49页 |
2.7 T Cleavage Transcription反应 | 第49页 |
2.8 质谱检测并分析报告 | 第49页 |
2.9 统计学方法 | 第49-50页 |
三、结果 | 第50-51页 |
四、讨论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4.1 结论 | 第53页 |
4.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综述 | 第6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