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化学加工振动进给系统研制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电解加工技术概述 | 第14-15页 |
1.2 提高电解加工精度的途径 | 第15-19页 |
1.2.1 混气电解加工 | 第15-16页 |
1.2.2 改进电解液 | 第16-17页 |
1.2.3 脉冲电流电解加工 | 第17页 |
1.2.4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 | 第17-19页 |
1.3 精密电解加工振动进给系统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2-23页 |
1.4.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1.4.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机理及过程分析 | 第24-33页 |
2.1 电解加工基本理论 | 第24页 |
2.2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 | 第24-30页 |
2.2.1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机理 | 第24-25页 |
2.2.2 加工间隙特性分析 | 第25-30页 |
2.3 振动进给电解加工过程分析 | 第30-32页 |
2.3.1 振动进给与电解加工精度 | 第30-32页 |
2.3.2 振动进给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振动进给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33-54页 |
3.1 振动进给实现方案对比 | 第33-35页 |
3.2 振动进给系统总体方案 | 第35-40页 |
3.2.1 电磁激振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3.2.2 关键部件设计 | 第37-40页 |
3.3 电磁激振器主要参数选取与计算 | 第40-53页 |
3.3.1 固有频率计算 | 第40-42页 |
3.3.2 短路环设计 | 第42-44页 |
3.3.3 磁路分析及结构设计 | 第44-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电磁激振器动力学特性及磁路磁场分析 | 第54-67页 |
4.1 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54-56页 |
4.1.1 结构有限元数学模型 | 第54-55页 |
4.1.2 非线性磁场数学模型 | 第55-56页 |
4.2 运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与计算 | 第56-61页 |
4.2.1 运动系统模态分析 | 第56-59页 |
4.2.2 加速度频率响应分析 | 第59-61页 |
4.3 磁路系统有限元分析 | 第61-66页 |
4.3.1 磁路系统静磁场分析 | 第61-64页 |
4.3.2 结构对气隙磁场影响规律 | 第64-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振动进给系统机电耦合控制研究 | 第67-85页 |
5.1 机电耦合参数控制 | 第67-72页 |
5.1.1 动力学系统状态空间模型 | 第67-70页 |
5.1.2 电路阻抗及磁路模型 | 第70-72页 |
5.2 逆模型建立与仿真 | 第72-77页 |
5.2.1 基于逆模型方法的振幅控制 | 第72-76页 |
5.2.2 逆模型补偿特性分析 | 第76-77页 |
5.3 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77-84页 |
5.3.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78-81页 |
5.3.2 嵌入式代码快速生成 | 第81-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6页 |
6.1 总结 | 第85页 |
6.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