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古环境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成都盆地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14-15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3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6-17页 |
2.3 气候水文条件 | 第17页 |
2.4 植被特征 | 第17-18页 |
2.5 构造地质背景 | 第18-20页 |
2.6 第四系地层 | 第20-23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23-34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23-24页 |
3.2 剖面概况 | 第24-28页 |
3.2.1 成都磨盘山早更新世实测剖面 | 第24-25页 |
3.2.2 仁寿视高镇早-中更新世实测剖面 | 第25-26页 |
3.2.3 双流太平镇中更新世实测剖面 | 第26-27页 |
3.2.4 青白江晚更新世实测剖面 | 第27页 |
3.2.5 龙泉驿柏合镇全新世实测剖面 | 第27-28页 |
3.3 孢粉分析 | 第28-30页 |
3.3.1 实验分析 | 第28-29页 |
3.3.2 孢粉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4 粒度分析 | 第30-32页 |
3.4.1 实验分析 | 第31页 |
3.4.2 粒度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3.5 磁化率分析 | 第32-34页 |
3.5.1 实验分析 | 第33页 |
3.5.2 磁化率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第4章 磁化率和粒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第34-45页 |
4.1 磁化率分析结果 | 第34-36页 |
4.2 粒度分析结果 | 第36-45页 |
4.2.1 成都磨盘山早更新世剖面粒度特征 | 第36-37页 |
4.2.2 仁寿视高镇早-中更新世剖面粒度特征 | 第37-39页 |
4.2.3 双流太平镇中更新世剖面粒度特征 | 第39-41页 |
4.2.4 青白江晚更新世剖面粒度特征 | 第41-42页 |
4.2.5 龙泉驿柏合镇全新世剖面粒度特征 | 第42-45页 |
第5章 孢粉特征与古气候分析 | 第45-57页 |
5.1 孢粉类型 | 第45-53页 |
5.1.1 成都磨盘山早更新世剖面孢粉类型 | 第48页 |
5.1.2 仁寿视高镇早-中更新世剖面孢粉类型 | 第48-50页 |
5.1.3 双流太平镇中更新世剖面孢粉类型 | 第50-51页 |
5.1.4 青白江晚更新世剖面孢粉类型 | 第51-52页 |
5.1.5 龙泉柏合镇全新世剖面孢粉类型 | 第52-53页 |
5.2 孢粉组合带划分 | 第53-55页 |
5.3 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分析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