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 第10-13页 |
| 1.1.1 中国能源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交流输电的局限性 | 第11页 |
| 1.1.3 直流输电技术特点 | 第11-13页 |
| 1.2 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 1.3 直流输电换流技术及其新发展 | 第14-19页 |
| 1.3.1 电网换相换流器 | 第15-16页 |
| 1.3.2 强迫换相换流器 | 第16-18页 |
| 1.3.3 感应滤波换相换流器 | 第18-19页 |
| 1.4 电力系统谐波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 1.4.1 谐波的危害 | 第19页 |
| 1.4.2 谐波治理的意义 | 第19-20页 |
| 1.5 课题来源和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 第2章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直流侧谐波分析 | 第22-30页 |
| 2.1 谐波分析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 2.1.1 谐波的含义 | 第22页 |
| 2.1.2 谐波分析方法和畸变率 | 第22-24页 |
| 2.2 换流站特征谐波分析 | 第24-27页 |
| 2.2.1 换流站交流侧特征谐波分析 | 第24-26页 |
| 2.2.2 换流站直流侧特征谐波分析 | 第26-27页 |
| 2.3 换流站非特征谐波分析 | 第27-28页 |
| 2.3.1 换流站交流侧非特征谐波分析 | 第27页 |
| 2.3.2 换流站直流侧非特征谐波分析 | 第27-28页 |
| 2.4 谐波对吸收与并联电容的影响 | 第28-2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新型换流器机理分析 | 第30-42页 |
| 3.1 新型换流器接线方式 | 第30-31页 |
| 3.2 新型换流器工作原理 | 第31-33页 |
| 3.3 新型换流器谐波特性分析 | 第33-35页 |
| 3.4 新型换流器技术特点 | 第35-41页 |
| 3.4.1 ASC对高次谐波的分流作用 | 第35-37页 |
| 3.4.2 改善换相 | 第37-40页 |
| 3.4.3 无功补偿 | 第40-4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500kV传统与新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分析 | 第42-52页 |
| 4.1 仿真模型及系统参数 | 第42-43页 |
| 4.2 传统三-广+500kV直流输电系统仿真谐波特性分析 | 第43-46页 |
| 4.3 新型三-广土500kV直流输电系统仿真谐波特性分析 | 第46-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新型换流器原理样机实验 | 第52-59页 |
| 5.1 实验平台介绍及系统参数 | 第52-53页 |
| 5.2 实验波形分析 | 第53-58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