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杂种后代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缩略词目录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21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1.2 百合的简要概述 | 第10-12页 | 
| 1.2.1 百合的资源与分布 | 第10页 | 
| 1.2.2 百合的分类 | 第10-12页 | 
| 1.3 百合育种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 1.3.1 百合国外育种现状 | 第13页 | 
| 1.3.2 百合国内育种现状 | 第13-14页 | 
| 1.3.3 百合育种目标 | 第14-16页 | 
| 1.4 百合杂种后代真实性鉴定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1.4.1 形态学鉴定 | 第16页 | 
| 1.4.2 细胞学鉴定 | 第16页 | 
| 1.4.3 同工酶技术 | 第16-17页 | 
| 1.4.4 分子标记 | 第17页 | 
| 1.4.5 原位杂交技术鉴定 | 第17页 | 
| 1.5 原位杂交概述 | 第17-20页 | 
| 1.5.1 荧光原位杂交 | 第18页 | 
| 1.5.2 基因组原位杂交 | 第18-20页 | 
| 1.6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2 百合亲本材料的细胞学鉴定和杂种胚抢救 | 第21-26页 | 
| 2.1 引言 | 第21页 | 
| 2.2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2.3 试验仪器以及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 2.3.1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21-22页 | 
| 2.3.2 试剂配制方法 | 第22页 | 
| 2.4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 2.4.1 染色体制片 | 第22页 | 
| 2.4.2 亲本描述 | 第22页 | 
| 2.4.3 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 第22-23页 | 
| 2.4.4 人工授粉 | 第23页 | 
| 2.4.5 胚抢救以及诱导生根 | 第23页 |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 2.5.1 倍性测定 | 第23-24页 | 
| 2.5.2 亲本性状描述 | 第24页 | 
| 2.5.3 花粉萌发率测定及授粉 | 第24页 | 
| 2.5.4 胚抢救 | 第24-25页 | 
| 2.6 讨论 | 第25-26页 | 
| 3 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百合杂种后代 | 第26-34页 | 
| 3.1 引言 | 第26页 | 
| 3.2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 3.3 试验仪器以及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 3.3.1 试验仪器 | 第26页 | 
| 3.3.2 实验室试剂 | 第26-27页 | 
| 3.3.3 药品配置方法 | 第27页 | 
| 3.4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 3.4.1 D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27页 | 
| 3.4.2 探针DNA及封阻DNA的制备 | 第27-28页 | 
| 3.4.3 探针的标记 | 第28-29页 | 
| 3.4.4 染色体制片 | 第29页 | 
| 3.4.5 基因组原位杂交 | 第29-30页 |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 3.6 讨论 | 第32-34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附录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