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钢纤维混凝土的概述及研究状况第12-13页
        1.2.2 钢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第13-15页
    1.3 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页
    1.5 技术路线图第17-19页
第二章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及工作性能研究第19-42页
    2.1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19-23页
        2.1.1 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密实机理第19-20页
        2.1.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第20-23页
    2.2 自密实混凝土正交试验设计第23-31页
        2.2.1 试验原材料及其性能第23-25页
        2.2.2 自密实混凝土的计算配合比第25-26页
        2.2.3 工作性能测试方法第26-29页
        2.2.4 正交试验设计第29-31页
    2.3 自密实混凝土正交试验结果数据分析第31-36页
        2.3.1 自密实混凝土的正交试验结果第31页
        2.3.2 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第31-34页
        2.3.3 自密实混凝土正交试验的综合分析第34-35页
        2.3.4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配合比第35-36页
    2.4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试验研究第36-40页
        2.4.1 试验概况第36-37页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第42-71页
    3.1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试验研究第42-51页
        3.1.1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第43页
        3.1.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43-45页
        3.1.3 立方体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第45-47页
        3.1.4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47-49页
        3.1.5 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第49-51页
    3.2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劈裂抗拉性能试验研究第51-56页
        3.2.1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第51-52页
        3.2.2 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52-53页
        3.2.3 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龄期的关系第53-56页
    3.3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折性能试验研究第56-63页
        3.3.1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第56-57页
        3.3.2 抗折性能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57-59页
        3.3.3 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龄期的关系第59-63页
    3.4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试验研究第63-69页
        3.4.1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第63-64页
        3.4.2 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64-66页
        3.4.3 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龄期的关系第66-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第71-80页
    4.1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试验研究第71-75页
        4.1.1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第71-73页
        4.1.2 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73-75页
    4.2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第75-78页
        4.2.1 混凝土的碳化机理第75-76页
        4.2.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第76-77页
        4.2.3 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77-78页
    4.3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数值模拟第80-89页
    5.1 基于ANSYSCFX的浇筑过程数值模拟第80-84页
        5.1.1 欧拉体积分数法对离散相的模拟方法简介第80-81页
        5.1.2 CFX模型的建立第81-83页
        5.1.3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3-84页
    5.2 浇筑速度对于钢纤维分布数量的影响第84-87页
    5.3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89-92页
    6.1 结论第89-90页
    6.2 创新点第90页
    6.3 展望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焊接残余应力对钢桁架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游客服务中心与汽车客运站复合体设计初探--以滨海县月亮湾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