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免疫性疾病论文--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论文--红斑狼疮论文

阻断B7/CD28信号通路对非人灵长类食蟹猴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的免疫干预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4-14页
Abstract第14-22页
研究背景第27-36页
    1.B7家族分子及其介导的共刺激信号第27-29页
    2.    B7/CD28共刺激信号与自身免疫疾病第29页
    3.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第29-31页
    4.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及生物靶向药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第一部分 非人灵长类食蟹猴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相关狼疮肾炎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鉴定第36-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1页
        1.1 实验动物第38页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38-41页
    2 方法第41-47页
        2.1 动物的标记及分组第41页
        2.2 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第41页
        2.3 动物血清收集及生化分析第41-42页
        2.4 动物尿常规的动态检测第42页
        2.5 血清自身抗体ANA检测第42-43页
        2.6 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检测第43页
        2.7 对比增强超声检查分析第43-44页
        2.8 脾脏细胞的免疫荧光检测第44-45页
        2.9 病理学检测观察第45页
        2.10 免疫复合物沉淀检测第45-46页
        2.11 肾小球超微结构检查第46-47页
        2.12 统计学分析第47页
    3 结果第47-60页
        3.1 实验期动物一般情况观察第47-49页
        3.2 模型组动物肾功指标及凝血指标改变第49-51页
        3.3 尿蛋白动态变化情况第51页
        3.4 自身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检查第51-52页
        3.5 对比增强超声检查肾滤过功能改变第52-54页
        3.6 脾脏中免疫细胞膜型分子的活化分析第54-57页
        3.7 大体解剖和肾脏、肺的病理改变第57-58页
        3.8 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分析第58-59页
        3.9 肾脏超微结构改变观察第59-60页
    4 讨论第60-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第二部分 抗人B7-1分子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生物学功能的体外研究第69-7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0-73页
        1.1 材料第70-71页
        1.2 方法第71-73页
    2 结果第73-75页
        2.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第73页
        2.2 单克隆抗体的亚类鉴定第73-74页
        2.3 单克隆抗体的效价测定第74页
        2.4 单克隆抗体对不同细胞膜型B7-1分子的识别第74页
        2.5 单克隆抗体对B7-1介导的共刺激信号阻断作用第74-75页
    3 讨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第三部分 阻断B7/CD28信号通路对食蟹猴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的逆转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第78-117页
    1 材料第79-82页
        1.1 实验动物第79-80页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80-82页
    2 实验方法第82-90页
        2.1 动物分组及抗体干预第82-83页
        2.2 实验期动物一般观察第83页
        2.3 动物血清收集及生化指标分析第83页
        2.4 尿常规的动态检测第83-84页
        2.5 血清自身抗体ANA检测第84页
        2.6 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检测第84-85页
        2.7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检查及分析第85-86页
        2.8 免疫细胞表面标记分析第86-87页
        2.9 病理学检测及H&E染色观察第87-88页
        2.10 免疫复合物沉淀检测第88页
        2.11 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沉积物及基底膜改变第88-89页
        2.12 血清中细胞因子IL-4检测第89页
        2.13 血清中细胞因子IFN-y检测第89-90页
        2.14 统计学分析第90页
    3 结果第90-106页
        3.1 模型建立及干预后症状改善第90-92页
        3.2 抗B7-1单抗干预后血液肾功能指标改善第92-94页
        3.3 抗B7-1单抗干预后蛋白尿及尿潜血减少第94-95页
        3.4 抗B7-1单抗干预后ANA和抗ds-DNA抗体荧光减弱第95-96页
        3.5 抗B7-1单抗干预后肾灌注功能修复第96-99页
        3.6 抗B7-1单抗干预后PBMCs中Tim-1,Tim-3表达降低第99-100页
        3.7 抗B7-1单抗干预后脾脏APC、T、B细胞膜型分子表达降低第100-101页
        3.8 大体解剖和肾脏病理评分显示干预后狼疮肾炎减轻第101-104页
        3.9 抗B7-1单抗干预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减少第104页
        3.10 抗B7-1单抗干预后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减少第104-105页
        3.11 抗B7-1单抗干预后血清IL-4及IFN-y水平改变第105-106页
    4 讨论第106-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7页
第四部分 抗B7-1单克隆抗体临床前药物代谢初步研究第117-132页
    1 材料第117-118页
        1.1 试剂第117页
        1.2 主要器械及仪器第117-118页
        1.3 实验动物第118页
    2 实验方法第118-122页
        2.1 实验原理第118-119页
        2.2 标准曲线制作第119-120页
        2.3 比格犬给药处理及血清采集第120-121页
        2.4 食蟹猴给药处理及血清采集第121-122页
        2.5 药代动力学参数估算和统计分析第122页
    3 结果第122-128页
        3.1 标准曲线及数学模型建立第122-123页
        3.2 标准曲线回收率检测第123页
        3.3 比格犬静脉滴注单抗后血药浓度-时间变化分析第123-126页
        3.4 食蟹猴静脉滴注单抗后血药浓度-时间变化分析第126-128页
    4 讨论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2页
全文小结第132-134页
本研究所获得基金资助第134-135页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5-136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36-138页
综述 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第138-154页
    参考文献第145-154页
致谢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2O在分子筛和氧化物上的直接分解研究
下一篇:聚合物基微纳图案化结构对细胞行为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