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几种新型铂和铱配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1.1 引言第13-15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介第15-17页
        1.2.1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5-17页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第17-18页
        1.3.1 发射光谱第17页
        1.3.2 色度第17-18页
        1.3.3 发光亮度第18页
        1.3.4 发光效率第18页
        1.3.5 器件寿命第18页
    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各功能层材料第18-28页
        1.4.1 铱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4.2 铂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2-28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主要工作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第二章 含四苯基磷酰亚胺衍生物为辅助配体铂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研究第32-44页
    2.1 前言第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32-33页
        2.2.2 器件制备与测试第33页
        2.2.3 合成与表征第33-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2.3.1 单晶结构分析第35-36页
        2.3.2 热分析第36-37页
        2.3.3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37-38页
        2.3.4 电化学与理论计算第38-39页
        2.3.5 有机电致发光性能研究第39-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第三章 苯基吡啶不同位取代CF_3铂配合物的光电性能研究第44-56页
    3.1 前言第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4页
        3.2.2 器件制备与测试第44页
        3.2.3 合成与表征第44-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3.3.1 单晶结构分析第46-48页
        3.3.2 热分析第48页
        3.3.3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48-50页
        3.3.4 电化学和理论计算第50-51页
        3.3.5 有机电致发光性能研究第51-54页
    3.4 小结第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第四章 含噁二唑基团为辅助配体的铂配合物的光电性能研究第56-68页
    4.1 前言第56页
    4.2 实验部分第56-58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56页
        4.2.2 器件制备与测试第56页
        4.2.3 合成与表征第56-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65页
        4.3.1 单晶结构分析第58-60页
        4.3.2 热分析第60页
        4.3.3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60-61页
        4.3.4 理论计算第61-62页
        4.3.5 有机电致发光性能研究第62-65页
    4.4 小结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五章 含手性蒎烯铂配合物的光电性能研究第68-78页
    5.1 前言第68页
    5.2 实验部分第68-70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68页
        5.2.2 器件制备与测试第68-69页
        5.2.3 合成与表征第69-7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0-75页
        5.3.1 单晶结构分析第70-72页
        5.3.2 热分析第72页
        5.3.3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72-73页
        5.3.4 电化学和理论计算第73-74页
        5.3.5 器件性能研究第74-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第六章 含三氮唑基团为辅助配体的绿光铱配合物光电性能研究第78-89页
    6.1 前言第78页
    6.2 实验部分第78-81页
        6.2.1 仪器与试剂第78页
        6.2.2 合成与表征第78-8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1-87页
        6.3.1 单晶结构分析第81-84页
        6.3.2 热重分析第84页
        6.3.3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84-87页
    6.4 本章小结第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第七章 含8-羟基喹啉衍生物为辅助配体的纯红光铱配合物的光电性能研究第89-103页
    7.1 前言第89页
    7.2 实验部分第89-92页
        7.2.1 仪器和试剂第89-90页
        7.2.2 合成与表征第90-92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92-101页
        7.3.1 单晶结构分析第92-94页
        7.3.2 热分析第94-95页
        7.3.3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95-96页
        7.3.4 电化学和理论计算第96-98页
        7.3.5 有机电致发光性能第98-101页
    7.4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3页
第八章 含双极性二硫代甲酸为辅助配体的高性能铱配合物光电性能研究第103-119页
    8.1 前言第103页
    8.2 实验部分第103-107页
        8.2.1 仪器与试剂第103页
        8.2.2 合成与表征第103-107页
    8.3 结果与讨论第107-116页
        8.3.1 单晶结构分析第107-109页
        8.3.2 热重分析第109-110页
        8.3.3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110-111页
        8.3.4 电化学和理论计算第111-113页
        8.3.5 有机电致发光性能研究第113-116页
    8.4 小结第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9页
全文总结第119-120页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推广的基于能量的分块方法研究振动圆二色性光谱和核磁屏蔽常数:方法发展及应用
下一篇:核酸在反相液相色谱中的保留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