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本文的主要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 Taylor-Couette流场的研究与进展 | 第12-13页 |
1.3 混凝流场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数值模拟在絮凝过程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2 PIV应用 | 第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CFD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1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 第15-16页 |
2.1.2 湍流的基本模型 | 第16-18页 |
2.2 流场相关评价指标 | 第18-21页 |
2.2.1 速度 | 第18-19页 |
2.2.2 湍流动能 | 第19-20页 |
2.2.3 湍流动能耗散率 | 第20页 |
2.2.4 涡量 | 第20-21页 |
3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第21-24页 |
3.1 Taylor-Couette反应器模型 | 第21-22页 |
3.2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2-24页 |
3.2.1 Gambit建模 | 第22页 |
3.2.2 数值模拟 | 第22-23页 |
3.2.3 流场特征值提取 | 第23-24页 |
4 同一几何结构下Taylor-Couette流场特性研究 | 第24-45页 |
4.1 涡流场的PIV测量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24-40页 |
4.1.1 速度矢量图对比分析 | 第24-26页 |
4.1.2 湍动能与湍动能耗散率对比分析 | 第26-31页 |
4.1.3 各特征线上各向速度对比分析 | 第31-39页 |
4.1.4 本节小结 | 第39-40页 |
4.2 絮凝实验 | 第40-43页 |
4.2.1 絮体图像分析 | 第40-42页 |
4.2.2 浊度去除率 | 第42-43页 |
4.3 综合分析 | 第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相同间隙宽度Taylor-Couette流场的对比分析 | 第45-68页 |
5.1 速度矢量场分析 | 第45-47页 |
5.2 湍动能与湍动能耗散率 | 第47-51页 |
5.2.1 湍动能分析 | 第47-49页 |
5.2.2 湍动能耗散率 | 第49-50页 |
5.2.3 本节总结 | 第50-51页 |
5.3 涡量 | 第51-53页 |
5.4 各特征线上各向速度对比 | 第53-66页 |
5.4.1 各条径线上径向速度 | 第53-57页 |
5.4.2 各条径线上轴向速度 | 第57-61页 |
5.4.3 各条径线上切向速度 | 第61-63页 |
5.4.4 中轴线上各向速度 | 第63-65页 |
5.4.5 本节小结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6 不同间隙宽度Taylor-Couette流场的对比分析 | 第68-81页 |
6.1 速度矢量场分析 | 第68-71页 |
6.2 湍动能与湍动能耗散率 | 第71-77页 |
6.2.1 湍动能分析 | 第71-74页 |
6.2.2 湍动能耗散率分析 | 第74-76页 |
6.2.3 本节小结 | 第76-77页 |
6.3 涡量 | 第77-7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7.1 结论 | 第81-8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