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6页 |
1.2.1 SCMA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MIMO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SCMA与MIMO技术结合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频率资源SCMA系统性能分析 | 第18-39页 |
2.1 FR-SCMA系统模型 | 第18-20页 |
2.1.1 SCMA发送机原理 | 第18-20页 |
2.1.2 SCMA的最佳接收机原理 | 第20页 |
2.2 基于星座图旋转的SCMA码本设计 | 第20-24页 |
2.2.1 SCMA中用户与资源的映射关系 | 第20-22页 |
2.2.2 SCMA星座图 | 第22-23页 |
2.2.3 基于星座图旋转的SCMA码本设计 | 第23-24页 |
2.3 FR-SCMA系统的容量分析 | 第24-27页 |
2.3.1 FR-SCMA系统在AWGN信道下的容量 | 第24-25页 |
2.3.2 FR-SCMA系统在平坦衰落信道下的容量 | 第25-26页 |
2.3.3 下行链路FDMA系统的容量 | 第26-27页 |
2.4 基于消息传播的SCMA检测算法 | 第27-31页 |
2.4.1 AWGN信道下的MPA检测 | 第27-29页 |
2.4.2 平坦衰落信道下的MRC-MPA检测算法 | 第29-31页 |
2.5 FR-SCMA系统误码率理论分析 | 第31-34页 |
2.5.1 AWGN信道下FR-SCMA系统的误码率 | 第31-33页 |
2.5.2 瑞利平坦衰落信道下FR-SCMA系统的误码率 | 第33-34页 |
2.6 FR-SCMA系统误码率性能仿真分析 | 第34-3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天线资源SCMA系统性能分析 | 第39-49页 |
3.1 AR-SCMA系统模型 | 第39-41页 |
3.2 AR-SCMA系统容量分析 | 第41-43页 |
3.2.1 AR-SCMA系统容量理论推导 | 第41-42页 |
3.2.2 仿真结果 | 第42-43页 |
3.3 AR-SCMA的联合ZF-MPA和MMSE-MPA检测算法 | 第43-46页 |
3.4 AR-SC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时间资源SCMA多天线系统性能分析 | 第49-63页 |
4.1 TR-SCMA多天线分集系统 | 第49-53页 |
4.1.1 TR-SCMA重复编码多天线分集系统 | 第50-51页 |
4.1.2 TR-SCMAAlamouti编码多天线分集系统 | 第51-53页 |
4.2 TR-SCMA多天线复用系统 | 第53-57页 |
4.2.1 TR-SCMA的V-BLAST多天线复用系统模型 | 第53-54页 |
4.2.2 基于扩展Tanner图的E-MPA检测 | 第54-57页 |
4.3 时变信道下TR-SCMA多天线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分析 | 第57-61页 |
4.3.1 TR-SCMA重复编码多天线分集系统 | 第57-58页 |
4.3.2 TR-SCMAAlamouti编码多天线分集系统 | 第58-59页 |
4.3.3 TR-SCMA多天线复用系统 | 第59-61页 |
4.3.4 时变信道下TR-SCMA多天线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对比 | 第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OFDM-SCMA多天线系统性能分析 | 第63-71页 |
5.1 OFDM-SCMA系统模型 | 第63-65页 |
5.2 OFDM-SCMA重复编码多天线分集系统 | 第65-66页 |
5.3 OFDM-SCMA多天线复用系统 | 第66-67页 |
5.4 OFDM-SCMA多天线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分析 | 第67-70页 |
5.4.1 重复编码多天线分集系统 | 第68-69页 |
5.4.2 V-BLAST多天线复用系统 | 第69页 |
5.4.3 频选衰落信道下OFDM-SCMA多天线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对比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