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公车私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例介绍并对比 | 第9-13页 |
第一节 案例介绍 | 第9-11页 |
一、案例一:张鑫诉寻甸县人大常委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 | 第9-10页 |
二、案例二:荆小五诉郑州市人事局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两个案例中所涉及问题的异同 | 第11-12页 |
一、案例一与案例二的相同点 | 第11页 |
二、案例一与案例二的不同点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对公车私用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思考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梳理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 第13-27页 |
第一节 法院是否可以要求单位承担管理不善的责任 | 第13-16页 |
一、单位是否存在管理不善 | 第13-15页 |
二、对公车管理不善引起的纠纷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范围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单位与公车私用人对于事故责任的分担 | 第16-19页 |
一、单位的过错判定 | 第16-17页 |
二、单位承担责任的理由 | 第17页 |
三、单位承担责任的类型 | 第17-19页 |
第三节 交通事故中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和损害赔偿范围 | 第19-24页 |
一、道路交通事故中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 | 第19-22页 |
二、道路交通事故中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22-24页 |
第四节 案例一与案例二中的内部追偿 | 第24-27页 |
一、在本案中运用按份责任、连带责任及补充责任的优劣 | 第24-25页 |
二、补充责任的内部追偿制度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处理公车私用交通事故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7-31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处理公车私用交通事故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公车私用交通事故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8-31页 |
一、完善我国公车管理制度 | 第28-29页 |
二、明确公车私用交通事故中各责任人的责任类型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