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超密集网络中基于预编码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5G中超密集网络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超密集网络中虚拟小区簇划分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超密集网络中干扰管理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4 超密集网络中移动性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超密集网络的系统模型与预编码技术第16-27页
    2.1 超密集网络体系结构第16-20页
        2.1.1 超密集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第16-17页
        2.1.2 低功率节点的基本概念第17-18页
        2.1.3 超密集网络中的用户、基站分布和小区划分第18-20页
    2.2 预编码技术第20-25页
        2.2.1 干扰对齐技术简介第20页
        2.2.2 两种经典预编码算法的理论分析第20-22页
        2.2.3 两种经典预编码算法的性能比较第22-25页
    2.3 超密集网络中考虑移动性的切换时间第25-26页
        2.3.1 小小区停留时间的计算第25页
        2.3.2 最佳触发时间的预测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固定用户节点的UDN中预编码方案设计第27-41页
    3.1 固定用户节点的用户中心化的超密集网络系统模型第27-29页
    3.2 虚拟小区融合与预编码矩阵的设计第29-37页
        3.2.1 虚拟小区的形成第29-30页
        3.2.2 基于RSRP的虚拟小区分簇方案第30-34页
        3.2.3 虚拟小区簇内预编码方案第34-37页
    3.3 所提算法的性能分析与结果分析第37-39页
        3.3.1 系统仿真参数设置第37页
        3.3.2 所提算法的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考虑用户移动性的虚拟小区更新与融合方案第41-53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考虑用户移动性的虚拟小区分簇方案第41-49页
        4.2.1 网络模型与用户的移动性模型第41-42页
        4.2.2 提出的动态虚拟小区形成策略第42-45页
        4.2.3 基于RSRP的动态虚拟小区融合算法第45-49页
    4.3 所提算法的性能分析与结果分析第49-52页
        4.3.1 系统仿真参数设置第49页
        4.3.2 所提算法的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第49-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基通信网络高动态路由技术研究
下一篇:原副边谐振的有源箝位反激式电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