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 1.1 有机硒氰类化合物 | 第12-14页 |
| 1.2 1,2,3-硒二唑杂环有机化合物 | 第14-18页 |
| 1.3 苯并异硒唑酮类化合物 | 第18-23页 |
| 1.4 小结 | 第23页 |
| References | 第23-28页 |
| 第二章 一种硒氰基引入的新方法及硒氰基孕烯醇酮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估 | 第28-50页 |
| 2.1 一种在有机底物中引入硒氰基官能团的新方法 | 第28-33页 |
| 2.1.1 有机化合物中引入硒氰基的传统方法 | 第28页 |
| 2.1.2 一种直接在有机底物中引入硒氰基的新方法 | 第28-29页 |
| 2.1.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0页 |
| 2.1.4 实验步骤 | 第30-33页 |
| 2.2 硒氰基孕烯醇酮衍生物的合成 | 第33-41页 |
| 2.2.1 实验主要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33页 |
| 2.2.2 合成路线 | 第33-34页 |
| 2.2.3 实验步骤 | 第34-41页 |
| 2.3 硒氰基孕烯醇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评估 | 第41-45页 |
| 2.3.1 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41-43页 |
| 2.3.2 抗菌活性测试 | 第43-45页 |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 2.4.1 化学部分 | 第45-46页 |
| 2.4.2 生物部分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第三章 孕烯醇酮硒二唑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估 | 第50-73页 |
| 3.1 实验主要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50-71页 |
| 3.1.1 硒二唑孕烯醇酮的合成 | 第50-52页 |
| 3.1.2 3-酰氧基硒二唑孕烯醇酮化合物的合成 | 第52-69页 |
| 3.1.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1页 |
| 3.2 生物活性 | 第71-72页 |
| 3.2.1 硒二唑孕烯醇酮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估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 第四章 甾体苯并异硒唑酮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估 | 第73-98页 |
| 4.1 不同取代2-氯硒基苯甲酰氯的合成 | 第73-76页 |
| 4.1.1 合成路线 | 第73-74页 |
| 4.1.2 实验主要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74页 |
| 4.1.3 不同取代2-氯硒基苯甲酰氯的合成 | 第74-76页 |
| 4.2 去氢表雄酮苯并异硒唑酮化合物的合成 | 第76-83页 |
| 4.2.1 合成路线 | 第76页 |
| 4.2.2 合成步骤 | 第76-83页 |
| 4.3 胆固醇苯并异硒唑酮化合物的合成 | 第83-94页 |
| 4.3.1 合成路线 | 第83-84页 |
| 4.3.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84-93页 |
| 4.3.3 结果与讨论 | 第93-94页 |
| 4.4 甾体苯并异硒唑酮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估 | 第94-96页 |
| 4.4.1 体外抗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及构效关系分析 | 第94-95页 |
| 4.4.2 抗菌活性测试 | 第95-96页 |
| 4.5 结论 | 第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0页 |
| 5.1 总结 | 第98页 |
| 5.2 展望 | 第98-100页 |
| 附图部分 | 第100-23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236-237页 |
| 致谢 | 第237-2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