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控系统的优化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1.1.2 国内外流控设备对比分析 | 第11-12页 |
1.1.3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3页 |
1.2.1 研究的目标 | 第13页 |
1.2.2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2 P2P知识及流控系统 | 第15-21页 |
2.1 P2P知识 | 第15-16页 |
2.2 华为SIG系统 | 第16-17页 |
2.3 思科SCE系统 | 第17-19页 |
2.4 论文中应用到的方法 | 第19-21页 |
3 流控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实现 | 第21-39页 |
3.1 华为SIG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21-31页 |
3.1.1 部署SIG系统的原因和目的 | 第21-22页 |
3.1.2 SIG系统的部署方案 | 第22-27页 |
3.1.3 SIG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 第27-30页 |
3.1.4 SIG系统优化后的效果 | 第30-31页 |
3.2 思科SCE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31-37页 |
3.2.1 部署思科SCE系统的原因和目的 | 第31-32页 |
3.2.2 SCE系统的部署方案 | 第32-34页 |
3.2.3 SCE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 第34-36页 |
3.2.4 SCE系统优化后的效果 | 第36-37页 |
3.3 流控系统优化前后效果对比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流控系统在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 | 第39-52页 |
4.1 华为SIG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39-44页 |
4.2 思科SCE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44-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2-55页 |
5.1 总结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A 缩略语表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