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耐火材料工业论文--耐火材料制品论文--各种成分的耐火材料论文

RH炉下部槽用无铬不烧砖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文献综述第9-22页
    1.1 RH炉的概况第9-12页
        1.1.1 RH炉的工作原理第10-11页
        1.1.2 RH炉的历史和发展第11-12页
    1.2 RH炉内衬用耐火材料第12-13页
        1.2.1 RH炉内衬的结构及其损毁机理第12-13页
        1.2.2 RH炉内衬用耐火材料现状第13页
        1.2.3 RH炉各部分用耐火材料第13页
    1.3 铬污染形成因素第13-15页
        1.3.1 在氧化气氛条件下第14页
        1.3.2 在碱性环境中第14-15页
    1.4 RH炉下部槽的无铬化进程第15页
    1.5 RH炉下部槽对耐火材料的要求第15-16页
        1.5.1 良好的力学性能第15-16页
        1.5.2 良好的抗冲刷性第16页
        1.5.3 良好的抗渣性第16页
        1.5.4 良好的热震稳定性第16页
        1.5.5 较低的膨胀系数第16页
        1.5.6 较低的气孔率第16页
    1.6 镁质不烧耐火材料第16-20页
        1.6.1 不烧耐火材料的发展第17页
        1.6.2 不烧耐火材料的特点第17-18页
        1.6.3 不烧砖用结合剂第18-19页
        1.6.4 不烧砖用添加剂第19-20页
    1.7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第20-22页
        1.7.1 课题背景第20-21页
        1.7.2 课题创新第21页
        1.7.3 研究内容第21-22页
2.实验部分第22-27页
    2.1 实验原料的选择第22-23页
    2.2 样品制备工艺流程第23-24页
    2.3 实验仪器及性能检测第24-27页
        2.3.1 实验仪器第24页
        2.3.2 性能检测方法第24-27页
3.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58页
    3.1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第27-37页
        3.1.1 实验设计第27页
        3.1.2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试样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第27-29页
        3.1.3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试样常温抗折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第29-30页
        3.1.4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试样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第30-31页
        3.1.5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第31-32页
        3.1.6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第32-33页
        3.1.7 SEM分析第33-36页
        3.1.8 小结第36-37页
    3.2 结合剂的选择和加入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第37-45页
        3.2.1 实验设计第37-38页
        3.2.2 结合剂加入量对试样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第38-39页
        3.2.3 结合剂加入量对试样常温抗折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第39-41页
        3.2.4 结合剂加入量对试样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第41页
        3.2.5 结合剂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第41-42页
        3.2.6 结合剂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第42-44页
        3.2.7 SEM分析第44-45页
        3.2.8 小结第45页
    3.3 复合结合剂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第45-48页
        3.3.1 实验设计第45-46页
        3.3.2 复合结合剂对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第46-47页
        3.3.3 复合结合剂对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第47-48页
        3.3.4 复合结合剂对试样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第48页
        3.3.5 小结第48页
    3.4 添加剂的选择和加入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第48-58页
        3.4.1 实验设计第48-49页
        3.4.2 添加剂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第49-51页
        3.4.3 添加剂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的影响第51页
        3.4.4 XRD分析第51-53页
        3.4.5 SEM分析第53-57页
        3.4.6 小结第57-58页
4.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圆锥破碎机动锥系统的有限元研究及其模态分析
下一篇:聚苯胺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