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1 RH炉的概况 | 第9-12页 |
1.1.1 RH炉的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1.1.2 RH炉的历史和发展 | 第11-12页 |
1.2 RH炉内衬用耐火材料 | 第12-13页 |
1.2.1 RH炉内衬的结构及其损毁机理 | 第12-13页 |
1.2.2 RH炉内衬用耐火材料现状 | 第13页 |
1.2.3 RH炉各部分用耐火材料 | 第13页 |
1.3 铬污染形成因素 | 第13-15页 |
1.3.1 在氧化气氛条件下 | 第14页 |
1.3.2 在碱性环境中 | 第14-15页 |
1.4 RH炉下部槽的无铬化进程 | 第15页 |
1.5 RH炉下部槽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 第15-16页 |
1.5.1 良好的力学性能 | 第15-16页 |
1.5.2 良好的抗冲刷性 | 第16页 |
1.5.3 良好的抗渣性 | 第16页 |
1.5.4 良好的热震稳定性 | 第16页 |
1.5.5 较低的膨胀系数 | 第16页 |
1.5.6 较低的气孔率 | 第16页 |
1.6 镁质不烧耐火材料 | 第16-20页 |
1.6.1 不烧耐火材料的发展 | 第17页 |
1.6.2 不烧耐火材料的特点 | 第17-18页 |
1.6.3 不烧砖用结合剂 | 第18-19页 |
1.6.4 不烧砖用添加剂 | 第19-20页 |
1.7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7.1 课题背景 | 第20-21页 |
1.7.2 课题创新 | 第21页 |
1.7.3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2.1 实验原料的选择 | 第22-23页 |
2.2 样品制备工艺流程 | 第23-24页 |
2.3 实验仪器及性能检测 | 第24-27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3.2 性能检测方法 | 第24-27页 |
3.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58页 |
3.1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 第27-37页 |
3.1.1 实验设计 | 第27页 |
3.1.2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试样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3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试样常温抗折和耐压强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4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试样热震稳定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5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6 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7 SEM分析 | 第33-36页 |
3.1.8 小结 | 第36-37页 |
3.2 结合剂的选择和加入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 第37-45页 |
3.2.1 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3.2.2 结合剂加入量对试样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3 结合剂加入量对试样常温抗折和耐压强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4 结合剂加入量对试样热震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页 |
3.2.5 结合剂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6 结合剂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3.2.7 SEM分析 | 第44-45页 |
3.2.8 小结 | 第45页 |
3.3 复合结合剂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3.3.1 实验设计 | 第45-46页 |
3.3.2 复合结合剂对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3 复合结合剂对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4 复合结合剂对试样热震稳定性的影响 | 第48页 |
3.3.5 小结 | 第48页 |
3.4 添加剂的选择和加入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 第48-58页 |
3.4.1 实验设计 | 第48-49页 |
3.4.2 添加剂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3 添加剂加入量对烧后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的影响 | 第51页 |
3.4.4 XRD分析 | 第51-53页 |
3.4.5 SEM分析 | 第53-57页 |
3.4.6 小结 | 第57-58页 |
4.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