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OPEN3000系统的介绍与运用 | 第13-26页 |
2.1 OPEN3000系统的介绍 | 第13-17页 |
2.1.1 SCADA子系统 | 第14-16页 |
2.1.2 FES子系统 | 第16-17页 |
2.1.3 AVC子系统 | 第17页 |
2.2 OPEN3000系统在南昌电网中的运用 | 第17-25页 |
2.2.1 南昌电网的概况 | 第17-19页 |
2.2.2 OPEN3000系统的运用情况 | 第19-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南昌电网的信息预判和处理 | 第26-37页 |
3.1 电网的信息分类 | 第26-27页 |
3.2 电网信息的预判和处理 | 第27-33页 |
3.2.1 事故及异常处理原则 | 第27-28页 |
3.2.2 事故及异常信号的预判和处理 | 第28-33页 |
3.3 电网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OPEN3000系统的信息优化及效果 | 第37-55页 |
4.1 对各类告警信息进行分层分区的筛选和梳理 | 第37-40页 |
4.1.1 对告警信号进行分层,标注不同颜色 | 第37-38页 |
4.1.2 对告警信号进行分区 | 第38-39页 |
4.1.3 规范开关信息命名及筛选规则 | 第39-40页 |
4.2 编制《南昌监控信息辨识手册》 | 第40-42页 |
4.3 对频发、误发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 第42-44页 |
4.4 优化监控系统画面,增加快捷界面 | 第44-49页 |
4.4.1 增加直流棒图 | 第44-45页 |
4.4.2 增加电压棒图 | 第45-46页 |
4.4.3 增加厂站负荷图 | 第46页 |
4.4.4 增加厂站接地一览表 | 第46-47页 |
4.4.5 增加备自投标示 | 第47-48页 |
4.4.6 增加置牌标示 | 第48-49页 |
4.5 在“大运行”的体系下,推行“3+2+1”创新管理 | 第49-53页 |
4.5.1 “大运行”的体系下,调度和监控业务的开展情况 | 第49-50页 |
4.5.2 推行“3+2+1”创新管理,提升地区监控班安全管理水平 | 第50-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