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红壤土壤腐蚀直接、连续监测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前言第8-10页
   ·土壤腐蚀研究现状第10-16页
     ·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土壤腐蚀方法第10-12页
     ·土壤腐蚀的电化学研究方法第12-14页
     ·土壤腐蚀的数据处理方法第14-15页
     ·土壤腐蚀产物分析研究方法第15-16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6-18页
第二章 金属腐蚀监测系统与夹具的设计第18-28页
   ·前言第18页
   ·研究内容及设计方案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软件设计方案第19-20页
   ·腐蚀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第20-23页
     ·电阻采集电路设计第20-21页
     ·温度和湿度采集控制软件设计第21-22页
     ·电阻采集控制软件设计第22-23页
   ·监测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第23-24页
   ·夹具的设计第24-27页
     ·棒状夹具的设计第24-25页
     ·板状夹具的设计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金属腐蚀监测系统验证实验第28-42页
   ·前言第28页
   ·实验原理第28-31页
     ·棒状试样电阻的测量原理第28-29页
     ·板状试样方阻的测量原理第29-30页
     ·失重法测量腐蚀深度原理第30-31页
   ·实验部分第31-33页
     ·实验材料第31页
     ·棒状试样电阻测量第31-32页
     ·板状试样电阻测量第32-33页
     ·失重法测量腐蚀深度第3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40页
     ·电阻变化与腐蚀深度的关系第33-34页
     ·电阻变化与硫酸浓度的关系第34页
     ·电阻变化与试样原始半径的关系第34-35页
     ·电阻法计算腐蚀深度与测量法得出的腐蚀深度比较第35-37页
     ·板状试样的腐蚀深度分析第37-39页
     ·方块电阻法计算腐蚀深度与失重法计算腐蚀深度的比较第39-40页
     ·方块电阻法和电阻法监测腐蚀深度的比较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典型土壤现场埋样实验第42-61页
   ·前言第42页
   ·实验部分第42-46页
     ·实验材料第42-43页
     ·土壤选择第43页
     ·现场埋样失重试验第43-44页
     ·试样表面形貌观察与产物分析第44页
     ·试样表面清洗第44页
     ·腐蚀速率的计算第44-45页
     ·现场埋样电阻试验第45-46页
     ·电阻和土壤温度测量第46页
   ·结果讨论第46-59页
     ·埋片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6-53页
     ·失重试验腐蚀深度和腐蚀速率分析第53-54页
     ·现场埋样电阻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良剂调控对海州香薷修复铜镉复合污染红壤的影响
下一篇:南昌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