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的解经模式与文学特点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史回顾 | 第11-19页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9-20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谷梁传》的成书与性质 | 第21-29页 |
第一节 《谷梁传》的成书 | 第21-25页 |
一、《谷梁传》的作者与传授 | 第21-23页 |
二、从口说到著于竹帛 | 第23-24页 |
三、《谷梁传》的兴盛与衰落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谷梁传》的性质 | 第25-29页 |
一、《谷梁》本诸《春秋》 | 第25-26页 |
二、《谷梁传》功在义理 | 第26-29页 |
第二章 《谷梁传》的经学思想 | 第29-51页 |
第一节 内外有别 | 第29-34页 |
一、内鲁思想 | 第30-32页 |
二、内华夏而外夷狄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尊王保民 | 第34-38页 |
一、尊周尊王 | 第34-35页 |
二、民本思想 | 第35-38页 |
第三节 宗法礼制 | 第38-47页 |
一、祭祀丧葬礼仪 | 第38-41页 |
二、君臣之礼 | 第41-42页 |
三、婚姻礼仪 | 第42-47页 |
第四节 军事礼仪 | 第47-51页 |
一、文事武备 | 第47-49页 |
二、师出有名 | 第49-51页 |
第三章 《谷梁传》的解经模式 | 第51-64页 |
第一节 《谷梁传》的传经方法 | 第52-57页 |
一、训字与解义结合 | 第52-53页 |
二、对《春秋》书法义例的阐发 | 第53-55页 |
三、《谷梁传》的日月时例 | 第55-57页 |
第二节 《谷梁传》的解经特点 | 第57-64页 |
一、一问一答 | 第57-59页 |
二、问答兼叙述 | 第59-60页 |
三、以故事解经 | 第60-64页 |
第四章 《谷梁传》解经故事的文学特点 | 第64-76页 |
第一节 故事情节的构建 | 第64-66页 |
一、对话为主,议论为辅 | 第64-65页 |
二、主观叙述,议论为主 | 第65-66页 |
第二节 人物形象塑造 | 第66-73页 |
一、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 第66-70页 |
二、对比突出人物个性 | 第70-73页 |
第三节 以细节取胜的描写 | 第73-76页 |
一、善于把握细枝末节 | 第73-74页 |
二、语言的细节 | 第74-76页 |
第五章 《谷梁传》行文风格 | 第76-82页 |
第一节 中正平实 | 第76-79页 |
第二节 辞约义精 | 第79-80页 |
第三节 独具匠心 | 第80-82页 |
余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