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历史评价与生物有效性分析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绪论第7-13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理论意义第8页
     ·实际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与复合污染第9-10页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第10-11页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第11-13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3-16页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第13页
   ·矿产资源与开发状况第13-14页
   ·土壤状况第14-16页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24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第17-20页
     ·采样点设置第17-18页
     ·样品采集第18-19页
     ·样品制备第19-20页
   ·土壤、植物样品分析第20-22页
     ·土壤样品分析第20-21页
     ·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第21-22页
   ·数据分析第22-24页
     ·数据处理程序第22页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评价方法第22-23页
     ·本文拟采用的评价指标第23-24页
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第24-34页
   ·重金属总量的测定第24-26页
   ·重金属污染评价第26-32页
   ·各评价方法综合比较第32-34页
5 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历史研究第34-38页
   ·树木年轮与其根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第34-35页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历史变迁研究第35-37页
   ·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第37-38页
6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第38-50页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第38-44页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第38-42页
     ·重金属的同一形态在不同样点的含量比较第42-43页
     ·同一元素在不同样点的形态分布含量比较第43-44页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第44-49页
     ·重金属的可利用形态和地球化学相第45-47页
     ·重金属的活性系数和迁移系数第47-48页
     ·重金属的转移系数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7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第50-61页
   ·土壤的理化性质第50-51页
   ·重金属元素的复合污染第51-54页
     ·重金属总量之间的相关性第52-53页
     ·土壤各形态的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第53-54页
   ·重金属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第54-58页
     ·重金属总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第55页
     ·重金属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第55-58页
   ·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58-60页
   ·小结第60-61页
8 结论第61-63页
   ·结论第61-62页
   ·讨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第69-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蒲峪金矿水、土、植被重金属污染规律研究
下一篇: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