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烟草(菸草)论文

氮素水平及调制方式对广昌晒红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致谢第4-8页
摘要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20页
    1.1 氮素的基本生理功能第9页
    1.2 烟草氮素营养研究现状第9-17页
        1.2.1 氮素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9页
        1.2.2 氮素在植株体内的积累和分布第9-10页
        1.2.3 氮素对烟草矿质元素的影响第10-11页
        1.2.4 氮素营养对烟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11页
        1.2.5 氮素营养对烟草碳氮代谢的影响第11-12页
        1.2.6 氮素烟草中性香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第12-13页
        1.2.7 氮素营养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3-15页
        1.2.8 氮素营养对烟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15-16页
        1.2.9 氮素的吸收、分配规律第16页
        1.2.10 烟田土壤氮素的移动和利用率的研究第16-17页
    1.3 晾晒烟的研究第17-20页
        1.3.1 晾晒烟的调制第18页
        1.3.2 晾晒烟调制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3 不同调制方式对晾晒烟品质的影响第19页
        1.3.4 研究展望第19-20页
2 引言第20-21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3.1 氮素水平第21-22页
        3.1.1 试验的基本情况第21页
        3.1.2 试验设计第21页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1页
        3.1.4 有关指标的计算及统计方法第21-22页
    3.2 调制方式第22页
        3.2.1 试验的基本情况第22页
        3.2.2 试验设计第22页
        3.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2页
        3.2.4 有关指标的计算及统计方法第2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2-34页
    4.1 氮素水平第22-28页
        4.1.1 不同氮素水平植物学性状的比较第22-24页
        4.1.2 不同氮素水平干物质积累的比较第24-25页
        4.1.3 不同氮素水平肥料利用率的比较第25页
        4.1.4 不同氮素水平产量产值的比较第25-26页
        4.1.5 不同氮素水平常规化学成分的比较第26页
        4.1.6 不同氮素水平烟叶香味物质的比较第26-27页
        4.1.7 不同氮素水平感官质量的比较第27-28页
    4.2 调制方式第28-34页
        4.2.1 晒红烟调制过程中不同调制方式生理生化的比较第28-32页
        4.2.2 晒红烟不同调制方式产量产值的比较第32页
        4.2.3 晒红烟不同调制方式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的比较第32-33页
        4.2.4 晒红烟不同调制方式调制后中性香味物质的比较第33页
        4.2.5 晒红烟不同调制方式调制后烟叶感官质量的比较第33-34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4-37页
    5.1 氮素水平第34-35页
        5.1.1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植物学性状的影响第34页
        5.1.2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第34页
        5.1.3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第34页
        5.1.4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4-35页
        5.1.5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调制后烟叶中性香味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第35页
    5.2 调制方式第35-37页
        5.2.1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调制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第35页
        5.2.2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5-36页
        5.2.3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第36页
        5.2.4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中性香味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英文摘要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岳圆觉宾舍视觉设计研究
下一篇:大N展开下的重子共振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