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概述 | 第11页 |
1.2 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 | 第11-16页 |
1.2.1 电化学发光概述 | 第11-12页 |
1.2.2 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1.2.3 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优势 | 第13-15页 |
1.2.4 电化学发光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 | 第16-17页 |
1.4 有机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 | 第17-21页 |
1.4.1 有机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 | 第17-18页 |
1.4.2 有机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性能 | 第18-21页 |
1.5 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电化学发光 | 第21-22页 |
1.5.1 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能 | 第21页 |
1.5.2 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 | 第21-22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红荧烯纳米材料的可控组装及在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4-47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2.2.1 试剂与材料 | 第2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3 不同晶型红荧烯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26页 |
2.2.4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5 不同晶型红荧烯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27页 |
2.2.6 不同晶型红荧烯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2.2.7 不同晶型红荧烯纳米材料对电化学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8 红荧烯纳米材料的ECL传感测定 | 第29-30页 |
2.2.9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ECL机理探讨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6页 |
2.3.1 不同晶型红荧烯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31-32页 |
2.3.2 不同晶型红荧烯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 | 第32-34页 |
2.3.3 不同晶型红荧烯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性能 | 第34-37页 |
2.3.4 红荧烯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发光机理 | 第37-38页 |
2.3.5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性能 | 第38-40页 |
2.3.6 传感器的应用—对肌酸酐的检测 | 第40-42页 |
2.3.7 传感器的应用—对多巴胺的检测 | 第42-44页 |
2.3.8 传感器的应用—对亚甲基蓝的检测 | 第44-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BPEA纳米线的制备及在电化学发光分子逻辑操作中的应用 | 第47-70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53页 |
3.2.1 试剂与材料 | 第47-48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3.2.3 BPEA纳米线的制备 | 第48-49页 |
3.2.4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 | 第49页 |
3.2.5 BPEA纳米线的表征 | 第49页 |
3.2.6 BPEA纳米线的电化学发光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3.2.7 BPEA纳米线的ECL机理探讨 | 第50页 |
3.2.8 BPEA纳米线的ECL传感测定 | 第50-52页 |
3.2.9 基于BPEA纳米线的ECL检测的分子逻辑门 | 第52-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9页 |
3.3.1 BPEA纳米线的表征 | 第53-54页 |
3.3.2 BPEA纳米线的电化学发光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3.3.3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性能 | 第55-57页 |
3.3.4 传感器的应用—对多巴胺进行检测 | 第57-59页 |
3.3.5 传感器的应用—对脯氨酸进行检测 | 第59-61页 |
3.3.6 传感器的应用—对亚甲基蓝进行检测 | 第61-62页 |
3.3.7 基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二输入分子逻辑操作 | 第62-65页 |
3.3.8 基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三输入分子逻辑操作 | 第65-67页 |
3.3.9 基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四输入分子逻辑操作 | 第67-68页 |
3.3.10基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分子逻辑操作的应用 | 第68-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