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一、绪论 | 第12-19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2、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创新之处 | 第17页 |
(四) 萨拉·萨卡生平及其思想的独到之处 | 第17-19页 |
1、萨拉·萨卡的生平介绍 | 第17页 |
2、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独到之处 | 第17-19页 |
二、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19-24页 |
(一)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思想理论背景 | 第19-22页 |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态环境的思想 | 第19-20页 |
2、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危机理论 | 第20-21页 |
3、哈丁“公地的悲剧”观点 | 第21-22页 |
(二)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社会现实背景 | 第22-24页 |
1、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的生态和经济危机 | 第22-23页 |
2、西方社会绿色运动的高涨 | 第23-24页 |
3、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探讨 | 第24页 |
三、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4-38页 |
(一) 萨拉·萨卡对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探讨 | 第25-29页 |
1、萨拉·萨卡的“增长极限”范式 | 第25-27页 |
2、苏联模式导致的环境破坏 | 第27-28页 |
3、苏联模式导致的道德沦丧 | 第28-29页 |
(二) 萨拉·萨卡对资本主义导致生态危机的批判 | 第29-32页 |
1、利益至上不计资源成本 | 第29-30页 |
2、效率至上阻碍社会公平 | 第30-31页 |
3、生产方式排斥稳态经济 | 第31-32页 |
(三) 萨拉·萨卡未来生态社会主义构想 | 第32-38页 |
1、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想 | 第32-34页 |
2、未来生态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构想 | 第34-36页 |
3、未来生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想 | 第36-38页 |
四、对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 | 第38-50页 |
(一)萨拉·萨卡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38-40页 |
1、从新的视角剖析了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 第38-39页 |
2、提出了未来生态社会主义建设构想 | 第39页 |
3、丰富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 | 第39-40页 |
(二)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第40-43页 |
1、生态社会主义存在的理论缺陷 | 第40-41页 |
2、对科学技术的片面认识 | 第41-42页 |
3、社会构建政策的乌托邦色彩 | 第42-43页 |
(三)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43-50页 |
1、对有效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 第44-45页 |
2、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法和途径的启示 | 第45-48页 |
3、对建设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