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光学存储原理和技术 | 第11-13页 |
1.2 飞秒激光诱导玻璃功能微结构 | 第13-24页 |
1.2.1 飞秒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 | 第13-18页 |
1.2.1.1 自聚焦与自散焦 | 第15页 |
1.2.1.2 自相位调制 | 第15-16页 |
1.2.1.3 非线性光电离 | 第16-17页 |
1.2.1.4 雪崩电离 | 第17页 |
1.2.1.5 热积累效应 | 第17-18页 |
1.2.1.6 飞秒激光诱导材料微结构的特点 | 第18页 |
1.2.2 飞秒激光在透明介质中诱导微结构的类型 | 第18-20页 |
1.2.3 飞秒激光诱导微结构在光存储的应用 | 第20-24页 |
1.2.3.1 飞秒激光诱导折射率变化 | 第20页 |
1.2.3.2 飞秒激光诱导离子价态变化 | 第20-21页 |
1.2.3.3 飞秒激光诱导晶体析出 | 第21页 |
1.2.3.4 飞秒激光诱导纳米光栅 | 第21-23页 |
1.2.3.5 飞秒激光诱导金纳米棒的消融 | 第23-24页 |
1.3 本论文工作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仪器 | 第26-30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样品制备方法 | 第26页 |
2.2.1 玻璃的制备方法 | 第26页 |
2.2.2 取向金棒复合透明膜的制备方法 | 第26页 |
2.3 飞秒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统 | 第26-27页 |
2.4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设备 | 第27-30页 |
2.4.1 光学显微镜 | 第27-28页 |
2.4.2 吸收光谱 | 第28页 |
2.4.3 荧光光谱 | 第28页 |
2.4.4 拉曼光谱 | 第28页 |
2.4.5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页 |
2.4.6 电子顺磁共振谱 | 第28-29页 |
2.4.7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9页 |
2.4.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9页 |
2.4.9 激光共聚焦成像 | 第29页 |
2.4.10 双光子荧光技术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飞秒激光诱导铝硅酸盐玻璃中Cr~(3+)离子掺杂ZnAl_2O_4晶体的析出 | 第30-36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飞秒激光诱导玻璃中碲团簇和纳米颗粒的析出 | 第36-45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飞秒激光诱导玻璃中银离子价态变化与存储探索 | 第45-52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飞秒激光诱导取向金纳米棒烧蚀及多维光存储 | 第52-61页 |
6.1 引言 | 第52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6.2.1 金纳米棒的制备 | 第52-53页 |
6.2.2 取向金纳米棒复合膜的制备 | 第53-54页 |
6.2.3 金纳米棒的信息记录 | 第54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