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隐花色素ZmCRY1b的克隆、转录丰度及功能探索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1.1 光对植物的作用第10页
    1.2 光受体第10页
    1.3 隐花色素的分类与结构第10-11页
    1.4 隐花色素的光信号传导途径第11-12页
        1.4.1 隐花色素的上游信号传导第11-12页
        1.4.2 隐花色素的下游信号传导第12页
    1.5 隐花色素在植物中的研究进程第12-14页
    1.6 隐花色素与作物性状第14-15页
        1.6.1 隐花色素与作物株高第14-15页
        1.6.2 隐花色素与作物开花期第15页
        1.6.3 隐花色素与作物避荫性第15页
    1.7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第15-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5页
    2.1 材料第16-17页
        2.1.1 玉米材料及处理第16页
        2.1.2 拟南芥材料及处理第16-17页
        2.1.3 菌株与克隆载体第17页
        2.1.4 酶与试剂第17页
    2.2 方法第17-25页
        2.2.1 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第17页
        2.2.2 玉米总RNA的提取以及其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第17-19页
        2.2.3 ZmCRY全长cDNA的获得第19页
        2.2.4 PCR产物的回收第19-20页
        2.2.5 回收片段与载体的连接第20页
        2.2.6 热激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第20页
        2.2.7 提取质粒的DNA第20-21页
        2.2.8 鉴定阳性克隆第21页
        2.2.9 荧光定量RT-PCR(qRT-PCR)第21-22页
        2.2.10 农杆菌的转化第22-24页
        2.2.11 下胚轴长度和子叶夹角的测量第24-25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5-36页
    3.1 结果与分析第25-35页
        3.1.1 玉米和禾本科其他的植物CRY蛋白有相同的结构域及较高的同源性第25-29页
        3.1.2 ZmCRY1b和ZmCRY2的器官特异性分析第29-30页
        3.1.3 ZmCRY1b和ZmCRY2基因对不同持续光质的响应第30-31页
        3.1.4 ZmCRY1b和ZmCRY2基因对光转换的响应第31-32页
        3.1.5 ZmCRY1b和ZmCRY2对光周期的响应第32-34页
        3.1.6 转基因植株的下胚轴缩短且子叶张开第34-35页
    3.2 讨论第35-36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附录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作者简历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穗行数主效位点qKRN5.04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挖掘
下一篇: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粒长基因GS3改善粳稻开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