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达—维西陆缘弧中北段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演化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2-17页 |
| 1.2.1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3 存在问题 | 第15-17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0-29页 |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0-23页 |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23-25页 |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第25-26页 |
| 2.4 区域构造 | 第26-27页 |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样品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9-31页 |
| 3.1 样品预处理 | 第29页 |
| 3.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第29-30页 |
| 3.3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第30页 |
| 3.4 Sr-Nd-Hf同位素分析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江达中石炭世岛弧火山岩 | 第31-43页 |
| 4.1 地质特征 | 第31-32页 |
| 4.2 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 第32-33页 |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第33-35页 |
| 4.4 年代学特征 | 第35-37页 |
| 4.5 Hf同位素特征 | 第37-38页 |
| 4.6 讨论 | 第38-43页 |
| 4.6.1 江达火山岩岩浆源区性质 | 第38-39页 |
| 4.6.2 江达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39-40页 |
| 4.6.3 江达火山岩对金沙江洋壳俯冲消减的制约 | 第40-43页 |
| 第五章 维西地区崔依比组双峰式火山岩 | 第43-52页 |
| 5.1 地质特征 | 第43-44页 |
| 5.2 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 第44-45页 |
| 5.3 地球化学特征 | 第45-48页 |
| 5.4 年代学特征 | 第48-49页 |
| 5.5 岩石成因和形成环境 | 第49-52页 |
| 第六章 维西地区攀天阁组火山岩 | 第52-59页 |
| 6.1 地质特征 | 第52页 |
| 6.2 岩石学和岩相学特征 | 第52-53页 |
| 6.3 地球化学特征 | 第53-56页 |
| 6.4 年代学特征 | 第56-57页 |
| 6.5 讨论 | 第57-59页 |
| 第七章 江达-德钦-维西陆缘弧维中北段构造演化 | 第59-64页 |
| 7.1 中石炭世洋壳俯冲 | 第59-61页 |
| 7.2 早三叠世早期弧-陆碰撞 | 第61页 |
| 7.3 早三叠世晚期-中三叠世碰撞后伸展 | 第61-64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附表 | 第73-77页 |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