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可治肌肉注射与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对比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34页 |
|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1 支气管哮喘发病概况 | 第10页 |
| 2 支气管哮喘病因 | 第10页 |
| 3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 | 第10-11页 |
| 4 支气管哮喘诊断 | 第11-12页 |
| 5 支气管哮喘治疗 | 第12-14页 |
| 小结 | 第14-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7页 |
|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综述 | 第17-27页 |
| 1 古代医家对哮病的认识 | 第17-21页 |
| 2 现代医家对哮病的认识 | 第2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 穴位注射的机理研究及应用 | 第27-31页 |
| 1 穴位注射作用机理探究 | 第27-28页 |
| 2 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 | 第28-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喘可治注射液的临床与试验研究 | 第31-34页 |
| 1 药物质量与安全性 | 第31页 |
| 2 喘可治作用机制研究 | 第31页 |
| 3 喘可治注射液临床应用 | 第3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前言 | 第34-35页 |
| 临床研究部分 | 第35-51页 |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 1 病例来源 | 第35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35-36页 |
| 3 病例选择 | 第36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 5 干预措施 | 第36页 |
| 6 评价指标 | 第36-37页 |
| 7 统计方法 | 第37-38页 |
| 8 技术路线 | 第38页 |
| 结果 | 第38-46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38-41页 |
| 2 总体疗效评价 | 第41页 |
| 3 中医证候评分 | 第41-42页 |
| 4 肾阳虚症状改善情况 | 第42-44页 |
| 5 日间症状与夜间症状 | 第44页 |
| 6 ACQ6评分 | 第44-45页 |
| 7 FEV1%改善情况 | 第45页 |
| 8 嗜酸性粒细胞改善情况 | 第45-46页 |
| 9 药物安全性 | 第46页 |
| 讨论 | 第46-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 结语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