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6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16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分组 | 第16-18页 |
·入选标准 | 第16-17页 |
·排除标准 | 第17-18页 |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分组标准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20页 |
·给药方法 | 第18页 |
·观察方法 | 第18-19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0-25页 |
·肿瘤病灶的缩小速率的分组比较 | 第20页 |
·患者血液学毒性程度的分组比较 | 第20-22页 |
·患者心脏毒性的分组比较 LVEF 的变化情况 | 第22-23页 |
·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的分组比较 | 第23-2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5-29页 |
·AP 方案与EP 方案药物作用机理的比较 | 第25-26页 |
·氨柔比星与传统蒽环类药物在心脏毒性方面的比较 | 第26-2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中文摘要 | 第36-38页 |
Abstract | 第38-40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