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定增基金交易策略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介绍 | 第10-11页 |
1.3 本论文的创新和研究问题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定向增发概念介绍 | 第13-26页 |
2.1 定向增发的基本介绍 | 第13页 |
2.2 定向增发的主要类型 | 第13-14页 |
2.3 定向增发的主要流程 | 第14页 |
2.4 定向增发的超额收益 | 第14-15页 |
2.5 定向增发混合式基金简介 | 第15-18页 |
2.5.1 定增基金的类别 | 第15页 |
2.5.2 定增基金的运作方式 | 第15-16页 |
2.5.3 定增场外基金及场内基金 | 第16页 |
2.5.4 定增基金自身投资策略 | 第16-17页 |
2.5.5 定增基金与传统封闭式基金的不同之处 | 第17-18页 |
2.6 规模最大的十只定增基金 | 第18-19页 |
2.7 定增基金多股票组合投资优势 | 第19-20页 |
2.8 财通精选从封闭期到开放期全周期实证分析 | 第20-26页 |
第三章 场外定增基金净值的低波动率 | 第26-31页 |
3.1 低波动率理论介绍 | 第26-27页 |
3.2 定增基金净值的低波动率 | 第27-28页 |
3.3 财通精选和九泰锐智波动率实证分析 | 第28-31页 |
3.3.1 财通精选波动率分析 | 第28-29页 |
3.3.2 九泰锐智波动率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场内定增基金折价现象 | 第31-39页 |
4.1 传统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介绍 | 第31-32页 |
4.1.1 传统封闭式基金历史 | 第31-32页 |
4.1.2 传统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 | 第32页 |
4.2 场内定增基金折价现象 | 第32-36页 |
4.2.1 场内定增基金首日上市折价现象 | 第33-35页 |
4.2.2 场内定增基金长期折价现象 | 第35-36页 |
4.3 财通精选和九泰锐智折价实证分析 | 第36-39页 |
4.3.1 财通精选折溢价率变化分析 | 第36-37页 |
4.3.2 九泰锐智折溢价率变化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场内定增基金定投 | 第39-45页 |
5.1 定投基金原理及优势 | 第39-40页 |
5.2 定投定增基金原理 | 第40-42页 |
5.3 九泰锐智定投实证分析 | 第42-45页 |
第六章 场内定增基金轮动 | 第45-57页 |
6.1 轮动原理介绍 | 第45-46页 |
6.2 场内定增基金轮动的有效因子分析 | 第46-50页 |
6.2.1 有效因子分析方法介绍 | 第47-48页 |
6.2.2 有效因子分析方法判断 | 第48-50页 |
6.3 场内基金轮动策略 | 第50-57页 |
6.3.1 基准收益率及轮动方式 | 第50-52页 |
6.3.2 有效因子-隐含折价率轮动 | 第52-54页 |
6.3.3 有效因子-到期年化折价率轮动 | 第54-57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其他问题 | 第57-62页 |
7.1 总结 | 第57-58页 |
7.2 其他问题 | 第58-62页 |
7.2.1 定增政策变化风险 | 第58-59页 |
7.2.2 场内定增基金交易量不活跃 | 第59-61页 |
7.2.3 论文不足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