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标定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捷联惯导系统概述第8-9页
    1.2 惯性仪表概述第9-11页
    1.3 标定技术概述第11-13页
    1.4 论文安排第13-14页
第2章 捷联惯导系统误差分析与建模第14-25页
    2.1 引言第14页
    2.2 微机械惯性元件基本原理第14-16页
        2.2.1 微机械陀螺仪基本结构与原理第14-15页
        2.2.2 微机械加速度计基本结构和原理第15-16页
    2.3 STIM300概述第16-18页
    2.4 捷联惯导系统误差分析第18-20页
    2.5 惯性测量组件误差模型第20-21页
        2.5.1 加速度计静态误差模型第20-21页
        2.5.2 微机械陀螺静态误差数学模型第21页
    2.6 惯性测量组件误差模型误差项第21-24页
        2.6.1 标度因数第22页
        2.6.2 零偏误差第22页
        2.6.3 安装误差第22-24页
        2.6.4 随机误差第24页
    2.7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惯性测量组件分立标定方法研究第25-42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陀螺的测试第25-26页
    3.3 陀螺组件的标定方法第26-30页
    3.4 加速度计组件标定方法第30-38页
        3.4.1 加速度计组件标定试验设计第31-35页
        3.4.2 数据处理第35-37页
        3.4.3 加速度计含二次项误差系数的模型辨识第37-38页
    3.5 误差的补偿第38页
    3.6 零位误差与安装误差的修正第38-40页
        3.6.1 陀螺安装误差的修正第38-40页
        3.6.2 零位误差的修正第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惯性测量组件随机误差分析与建模第42-66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时间序列分析过程第42-46页
        4.2.1 陀螺随机漂移的测取第43页
        4.2.2 测试序列平稳化检验及其处理第43-45页
        4.2.3 χ~2拟合优度正态检验第45-46页
    4.3 ARMA建模识别和检验第46-48页
        4.3.1 ARMA模型第46页
        4.3.2 MA模型第46-47页
        4.3.3 AR模型第47-48页
        4.3.4 测试序列相关统计特性第48页
        4.3.5 模型检验第48页
    4.4 STIM300实测数据分析第48-52页
    4.6 基于Allan方差法惯性测量元件随机误差模型的分析第52-55页
        4.6.1 功率谱密度PSD第53页
        4.6.2 Allan方差模型第53-54页
        4.6.3 Allan方差计算法第54-55页
    4.7 惯性测量组件主要随机误差项第55-59页
        4.7.1 量化噪声(QN)第55-56页
        4.7.2 角度随机游走(ARW)第56页
        4.7.3 角速率随机游走(RRW)第56-57页
        4.7.4 零偏不稳定噪声项(BI)第57页
        4.7.5 速率斜坡(RR)第57-59页
    4.8 STIM300实测数据分析第59-61页
    4.9 交替Allan方差法第61-62页
    4.10 Kalman(卡尔曼)滤波第62-65页
        4.10.1 离散随机信号Kalman滤波方程第63-64页
        4.10.2 Kalman滤波对测试序列的分析第64-65页
    4.11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捷联惯性组件系统级标定研究第66-86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本章坐标系定义与符号约定第66-68页
        5.2.1 导航坐标系第66-67页
        5.2.2 体坐标系第67页
        5.2.3 计算坐标系第67-68页
        5.2.4 参数符号约定第68页
    5.3 系统误差方程第68-72页
        5.3.1 速度误差方程第68-70页
        5.3.2 位置误差方程第70页
        5.3.3 姿态误差方程第70-71页
        5.3.4 静基座下系统误差方程第71-72页
    5.4 系统级标定误差参数标定模型第72-75页
        5.4.1 δC_(bd)~n与惯性测量组件误差模型之间的关系第73页
        5.4.2 δC_(bd)~n与惯性测量组件误差模型之间的关系第73-75页
        5.4.3 δC_(bd)~n与惯性测量组件误差模型之间的关系第75页
    5.5 速度误差与惯性测量组件误差模型的关系第75-76页
    5.6 可辨识性分析第76-81页
        5.6.1 陀螺零偏和标度因数可辨识分析第76-77页
        5.6.2 加度计的零偏和标度因数可辨识性分析第77-78页
        5.6.3 惯性组件安装误差项的可辨识性分析第78-81页
    5.7 标定试验方案的设计第81-85页
    5.8 本章小结第85-86页
总结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宽带双脊喇叭天线的设计方法
下一篇:Android与人体生理传感应用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