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智能变电站SCD配置管控方案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IEC61850准的发展第11-12页
    1.3 国内外SCD管控的实践情况第12-13页
    1.4 主要研究工作第13-14页
第2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第14-22页
    2.1 IEC 61850系列标准第14页
    2.2 智能变电站系统结构第14-15页
    2.3 智能变电站通信基础第15-16页
    2.4 智能化变电站IED信息模型第16-19页
        2.4.1 IED功能逻辑分解第16-17页
        2.4.2 逻辑设备模型第17页
        2.4.3 通信服务模型第17-18页
        2.4.4 逻辑节点之间的通信第18-19页
    2.5 智能变电站的建模第19-20页
    2.6 小结第20-22页
第3章 智能变电站SCD管控模式分析第22-37页
    3.1 SCD文件分析第22-25页
        3.1.1 完整的SCD配置信息第22-24页
        3.1.2 与继电保护保护功能相关的SCD配置信息第24-25页
    3.2 虚拟二次回路等价性分析第25-28页
    3.3 虚拟二次回路关键信息管控措施第28-29页
    3.4 SCD管控方案分析第29-32页
        3.4.1 A1物理模块化方案第30-31页
        3.4.2 A2虚拟模块化方案第31页
        3.4.3 B1主动安全访问控制第31-32页
        3.4.4 B2被动安全访问控制第32页
    3.5 管控模式分类及实施条件分析第32-35页
        3.5.1 管控模式分类第32-34页
        3.5.2 变电站过程层实施条件分析第34-35页
    3.6 管理策略分析第35-36页
        3.6.1 SCD文件生成过程第35-36页
        3.6.2 SCD文件管理问题分析第36页
        3.6.3 SCD文件管理策略第36页
    3.7 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智能变电站SCD管控方案设计第37-53页
    4.1 管控方案总体设计第37-38页
    4.2 变电站级SCD管控系统设计第38-51页
        4.2.1 管控系统结构第38页
        4.2.2 管控算法设计第38-48页
            4.2.2.1 南瑞继保典型装置配置文件解析算法第38-45页
            4.2.2.2 SEL典型装置醉置文件解析算法第45-47页
            4.2.2.3 CRC管控算法第47-48页
        4.2.3 管控程序设计第48-50页
            4.2.3.1 CID管控程序设计第48-49页
            4.2.3.2 CRC管控程序设计第49-50页
        4.2.4 管控设备分布及功能设计第50-51页
    4.3 电网级SCD管控系统设计第51-52页
        4.3.1 智能变电站全过程配置管控系统第51页
        4.3.2 管控流程设计第51-52页
        4.3.3 管控流程支持平台设计第52页
        4.3.4 管控实施的限制性条件第52页
    4.4 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智能变电站SCD管控系统验证第53-64页
    5.1 变电站级管控方案试验论证第53-58页
        5.1.1 试验步骤第53页
        5.1.2 试验目标第53页
        5.1.3 参与厂家及设备第53-54页
        5.1.4 试验系统第54-55页
        5.1.5 试验案例第55-56页
        5.1.6 虚拟二次回路可视化技术应用第56-57页
        5.1.7 试验结果第57-58页
    5.2 变电站SCD管控系统试运行第58-62页
        5.2.1 试运行情况第58-59页
        5.2.2 主要功能实现第59-62页
            5.2.2.1 间隔物理联接图第59-60页
            5.2.2.2 物理联接光纤与链路映射示意图第60页
            5.2.2.3 二次虚回路可视化管控第60-62页
    5.3 电网级SCD管控系统试运行第62-63页
        5.3.1 基本情况第62页
        5.3.2 试运行效果第62页
        5.3.3 试运行系统第62-63页
    5.4 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电网光伏发电接入可行性及环境效益研究
下一篇:电力变压器油相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