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消化工艺处理含土霉素污水厂污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0-14页 |
1.2.1 污泥中土霉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2.2 土霉素的代谢产物及其环境行为研究 | 第11-12页 |
1.2.3 污水中土霉素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4 含抗生素污泥厌氧消化研究进展分析 | 第13页 |
1.2.5 含土霉素粪便厌氧消化研究进展分析 | 第13-14页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课题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3 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19页 |
2.1.1 反应装置 | 第17-18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2.1.3 工艺运行方式 | 第19页 |
2.2 试验用泥及其性质 | 第19-20页 |
2.3 试验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20-26页 |
2.3.1 常规项目检测方法 | 第20页 |
2.3.2 污泥中土霉素检测方法 | 第20-23页 |
2.3.3 T_RFLP检测方法 | 第23-26页 |
第3章 静态实验中土霉素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及其降解 | 第26-34页 |
3.1 土霉素对污泥厌氧消化的抑制研究 | 第26-30页 |
3.1.1 沼气的产气量 | 第26-28页 |
3.1.2 甲烷比例 | 第28-29页 |
3.1.3 VS的去除效果 | 第29页 |
3.1.4 TCOD的去除 | 第29-30页 |
3.2 土霉素降解途径研究 | 第30-32页 |
3.2.1 土霉素在纯水中稳定性研究 | 第30-31页 |
3.2.2 土霉素在污泥厌氧消化中降解途径研究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土霉素对常规厌氧消化工艺影响及其降解研究 | 第34-51页 |
4.1 反应器启动 | 第34-35页 |
4.2 无土霉素阶段运行效果分析 | 第35-38页 |
4.2.1 基本理化指标 | 第35页 |
4.2.2 沼气产气量 | 第35-36页 |
4.2.3 VS去除效果 | 第36-37页 |
4.2.4 VFAs与SCOD变化规律 | 第37-38页 |
4.3 低浓度土霉素阶段运行效果分析 | 第38-42页 |
4.3.1 基本理化指标 | 第38-39页 |
4.3.2 沼气产气量 | 第39-40页 |
4.3.3 VS去除效果 | 第40-41页 |
4.3.4 VFAs与SCOD变化规律 | 第41页 |
4.3.5 土霉素降解率 | 第41-42页 |
4.4 中等浓度土霉素阶段运行效果分析 | 第42-45页 |
4.4.1 基本理化指标 | 第42页 |
4.4.2 沼气产气量 | 第42-44页 |
4.4.3 VS去除效果 | 第44页 |
4.4.4 VFAs与SCOD变化规律 | 第44-45页 |
4.4.5 土霉素降解率 | 第45页 |
4.5 高浓度土霉素阶段运行效果分析 | 第45-49页 |
4.5.1 基本理化指标 | 第45-46页 |
4.5.2 沼气产气量 | 第46-47页 |
4.5.3 VS去除效果 | 第47-48页 |
4.5.4 VFAs与SCOD变化规律 | 第48-49页 |
4.5.5 土霉素降解率 | 第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高温厌氧预处理对土霉素强化去除研究 | 第51-68页 |
5.1 反应器启动 | 第51页 |
5.2 无土霉素阶段运行效果分析 | 第51-55页 |
5.2.1 基本理化指标 | 第51-52页 |
5.2.2 沼气产量 | 第52-53页 |
5.2.3 VS去除效果 | 第53页 |
5.2.4 VFAs与SCOD变化规律 | 第53-55页 |
5.3 低浓度土霉素阶段运行效果分析 | 第55-58页 |
5.3.1 基本理化指标 | 第55页 |
5.3.2 沼气产量 | 第55-56页 |
5.3.3 VS去除效果 | 第56-57页 |
5.3.4 VFAs与SCOD变化规律 | 第57-58页 |
5.3.5 土霉素降解率 | 第58页 |
5.4 中等浓度土霉素阶段运行效果分析 | 第58-63页 |
5.4.1 基本理化指标 | 第59页 |
5.4.2 沼气产量 | 第59-60页 |
5.4.3 VS去除效果 | 第60-61页 |
5.4.4 VFAs与SCOD变化规律 | 第61-62页 |
5.4.5 土霉素降解率 | 第62-63页 |
5.5 高浓度土霉素阶段运行效果分析 | 第63-67页 |
5.5.1 基本理化指标 | 第63-64页 |
5.5.2 沼气产量 | 第64-65页 |
5.5.3 VS去除率 | 第65页 |
5.5.4 VFAs与SCOD变化规律 | 第65-66页 |
5.5.5 土霉素降解率 | 第66-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基于T_RFLP技术的微生物群落演变分析 | 第68-81页 |
6.1 单相中温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第68-72页 |
6.1.1 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 第68-70页 |
6.1.2 古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 第70-72页 |
6.2 高温厌氧预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第72-75页 |
6.2.1 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 第72-74页 |
6.2.2 古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 第74-75页 |
6.3 后续中温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第75-79页 |
6.3.1 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 第75-77页 |
6.3.2 古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 第77-7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