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晚石炭世土古土布拉克组火山岩特征及其含矿性研究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3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13-14页 |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5页 |
| 2.1 区域构造 | 第16-17页 |
| 2.2 区域地层 | 第17-22页 |
| 2.3 岩浆岩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土古土布拉克组岩石组合及岩相学特征 | 第25-32页 |
| 3.1 土古土布拉克组地质特征 | 第25-26页 |
| 3.2 土古土布拉克组火山岩喷发韵律 | 第26-28页 |
| 3.3 岩相学特征 | 第28-32页 |
| 第四章 土古土布拉克组火山岩年代学 | 第32-35页 |
| 4.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 第32页 |
| 4.2 锆石特征及U-Pb年龄测试结果 | 第32-35页 |
| 第五章 土古土布拉克组火山岩地球化学 | 第35-52页 |
| 5.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 第35页 |
| 5.2 主量元素 | 第35-43页 |
| 5.3 微量及稀土元素 | 第43-44页 |
| 5.4 问题讨论 | 第44-52页 |
| 第六章 自然铜含矿性评价 | 第52-58页 |
| 6.1 自然铜矿产及矿床特征 | 第52-54页 |
| 6.2 土古土布拉克组自然铜形成机制分析 | 第54-56页 |
| 6.3 土古土布拉克组自然铜含矿性分析 | 第56-58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