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辐射防护论文--核设施和铀矿山的辐射监测防护和卫生论文

基于WEB的无线辐射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无线技术和辐射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3-15页
        1.2.1 无线技术在工控领域和核电站的应用第13-14页
        1.2.2 辐射监测系统在核电站的应用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第15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第17-29页
    2.1 数字化仪控技术第17-20页
        2.1.1 AP1000数字化仪控系统简介第17-18页
        2.1.2 Ovation和Common Q平台技术第18-19页
        2.1.3 数据通讯技术第19页
        2.1.4 分层分布式结构技术第19-20页
    2.2 辐射监测和环境监测技术第20-21页
        2.2.1 辐射监测第20页
        2.2.2 环境监测第20页
        2.2.3 辐射监测系统接第20-21页
    2.3 无线技术第21-26页
        2.3.1 无线传感技术简介第22-23页
        2.3.2 无线传感网络简介第23-25页
        2.3.3 无线终端的应用第25-26页
    2.4 网站开发技术第26-28页
        2.4.1 ASP.NET技术第26-27页
        2.4.2 ADO.NET技术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需求分析第29-39页
    3.1 系统业务分析第29-32页
        3.1.1 辐射监测信息的采集、录入和发布第29-31页
        3.1.2 个人辐射剂量和区域通行管理第31-32页
        3.1.3 辐射监测报表生成管理第32页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32-36页
        3.2.1 系统角色定义第32-33页
        3.2.2 用户需求分析第33-35页
        3.2.3 功能需求分析第35-36页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第36-38页
        3.3.1 环境需求第36-37页
        3.3.2 性能需求第37页
        3.3.3 其他非功能需求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系统设计第39-61页
    4.1 系统设计原则第39-40页
        4.1.1 安全第一的原则第39页
        4.1.2 先进、开放和标准化的原则第39页
        4.1.3 遵循整体规划的原则第39页
        4.1.4 良好的扩展和实用化原则第39-40页
        4.1.5 满足AP1000电厂设计准则第40页
    4.2 系统总体设计第40-41页
    4.3 无线网络通讯设计第41-42页
    4.4 辐射监测无线传感器设计第42-43页
    4.5 系统软件开发第43-44页
        4.5.1 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第43页
        4.5.2 软件总体架构第43-44页
    4.6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第44-46页
        4.6.1 系统前台主要功能设计第45页
        4.6.2 系统后台功能设计第45-46页
    4.7 数据库设计第46-60页
        4.7.1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第47页
        4.7.2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系统E-R实例图第47-53页
        4.7.3 数据库表设计第53-60页
    4.8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系统实现第61-83页
    5.1 软件公共类设计第61-66页
        5.1.1 DBClass.cs(数据库操作类)第61-65页
        5.1.2 CommonClass(公共方法)第65-66页
    5.2 网站首页的实现第66-67页
        5.2.1 网站首页功能第66页
        5.2.2 实现过程第66-67页
        5.2.3 主页页面实现第67页
    5.3 登录验证模块的实现第67-70页
        5.3.1 登录验证模块概述第67页
        5.3.2 登录验证模块实现原理第67-68页
        5.3.3 登录验证模块实现过程第68-69页
        5.3.4 登录页面实现第69-70页
    5.4 在线监测信息模块的实现第70-73页
        5.4.1 实现功能第70页
        5.4.2 浏览权限第70-71页
        5.4.3 在线辐射监测数据的浏览第71页
        5.4.4 在线辐射监测数据的编辑第71-73页
    5.5 离线监测信息模块的实现第73-76页
        5.5.1 实现功能第73页
        5.5.2 添加离线监测数据方法流程图第73页
        5.5.3 离线数据录入的页面实现过程第73-75页
        5.5.4 离线数据录入页面的实现第75-76页
    5.6 辐射剂量管理模块的实现第76-77页
        5.6.1 实现功能第76页
        5.6.2 页面的实现过程第76-77页
    5.7 辐射监测信息后台管理系统的实现第77-80页
        5.7.1 实现功能第77-78页
        5.7.2 后台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第78-79页
        5.7.3 后台管理页面的实现第79-80页
    5.8 报表管理系统的实现第80-81页
        5.8.1 实现功能第80页
        5.8.2 实现过程第80-81页
    5.9 本章总结第81-83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第83-89页
    6.1 软件测试方法第83-84页
        6.1.1 静态检查第83页
        6.1.2 动态测试第83页
        6.1.3 软件测试安排第83-84页
    6.2 软件功能测试第84-87页
        6.2.1 用户登录模块测试第84-85页
        6.2.2 导航功能测试第85页
        6.2.3 在线辐射监测信息显示测试第85-86页
        6.2.4 添加、修改、删除、查询辐射信息的测试第86页
        6.2.5 修改、查询个人辐射剂量信息的测试第86-87页
    6.3 系统性能测试第87-88页
    6.4 系统测试结论第88页
    6.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0页
    7.1 总结第89页
    7.2 展望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线加速器耦合器的有关优化设计及热、结构分析
下一篇:基于GPU的激光与等离子体互作用PIC/MCC模拟并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