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 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第12页 |
2. 能源经济学理论 | 第12页 |
3. 效率与公平理论 | 第12-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 能源效率空间差异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2.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第二章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测算及空间分布特征 | 第17-26页 |
(一) 能源效率的测算方法及数据说明 | 第17-21页 |
1. 数据包络方法原理 | 第17-18页 |
2. DEA模型 | 第18-19页 |
3. 相关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19-21页 |
(二)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测算结果 | 第21页 |
1. 测算结果 | 第21页 |
2. 简要分析 | 第21页 |
(三)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 | 第21-26页 |
1.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空间差异的演化趋势 | 第21-23页 |
2. 四大区域城市的分析 | 第23-24页 |
3. 大中小城市的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9页 |
(一) 城市空间结构因素 | 第26页 |
1. 城市规模 | 第26页 |
2. 城市密度 | 第26页 |
(二) 制度政策因素 | 第26-27页 |
1. 对外开放程度 | 第26-27页 |
2. 政府干预度 | 第27页 |
3. 行政分割度 | 第27页 |
(三) 产业及自然地理因素 | 第27-29页 |
1. 产业结构 | 第27-28页 |
2. 资源禀赋丰裕度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第29-36页 |
(一) 空间计量模型的介绍 | 第29-32页 |
1. 空间自回归模型 | 第29-30页 |
2. 空间误差模型 | 第30-32页 |
3. 计量模型的建立 | 第32页 |
(二) 变量指标与样本数据选择 | 第32-33页 |
(三) 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6-39页 |
(一) 本文研究结论 | 第36-37页 |
(二) 对节能相关政策的建议 | 第37-39页 |
1. 要注重区域之间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 | 第37页 |
2. 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第37页 |
3. 要加强各个城市内部区县的经济合作 | 第37-38页 |
4. 要继续加强城市的对外开放 | 第38页 |
5. 要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录 | 第44-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