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4-22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4-20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20-22页 |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4和9的表达及Toll-mRAN水平的测定 | 第22-51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22-32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1.1.2 SLE诊断标准及评分方法和分组 | 第22-25页 |
1.1.3 样本和数据采集 | 第25页 |
1.1.4 流式细胞仪分析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5-26页 |
1.1.5 PBMCToll样受体2、4和9表达率分析实验 | 第26-27页 |
1.1.6 RT-PCR检测方法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7页 |
1.1.7 RT-PCR方法测定PBMC Toll样受体2、4和9 mRAN水平 | 第27-31页 |
1.1.8 统计学方法 | 第31-32页 |
1.2 结果 | 第32-45页 |
1.2.1 各实验组外周血PBMC TLR 2的表达率 | 第32-35页 |
1.2.2 各实验组外周血PBMC TLR 4的表达率 | 第35-38页 |
1.2.3 各实验组外周血PBMC TLR 9的表达率 | 第38-41页 |
1.2.4 各实验组PBMC TLR2、4和9的表达水平 | 第41-45页 |
1.3 讨论 | 第45-50页 |
1.3.1 TLRs在SLE发病中的作用 | 第45-48页 |
1.3.2 TLRs在SLE并发感染中的作用 | 第48-50页 |
1.4 小结 | 第50-51页 |
二、SLE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4和9的表达 | 第51-61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51-54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51页 |
2.1.2 SLE诊断标准及评分方法和分组 | 第51-52页 |
2.1.3 样本和数据采集 | 第52页 |
2.1.4 流式细胞仪分析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52页 |
2.1.5 骨髓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4和9表达率分析实验 | 第52-53页 |
2.1.6 统计学方法 | 第53-54页 |
2.2 结果 | 第54-58页 |
2.2.1 各实验组骨髓单个核细胞TLR 2的表达率 | 第54-55页 |
2.2.2 各实验组骨髓单个核细胞TLR 4的表达率 | 第55-56页 |
2.2.3 各实验组骨髓单个核细胞TLR 9的表达率 | 第56-57页 |
2.2.4 外周血和骨髓TLRs表达水平的差异 | 第57-58页 |
2.3 讨论 | 第58-60页 |
2.4 小结 | 第60-61页 |
三、外周血IL-6、IL-10和TNF-α平的测定及其与TLRs表达的关系 | 第61-80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61-65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61页 |
3.1.2 SLE诊断标准及评分方法和分组 | 第61-62页 |
3.1.3 样本和数据采集 | 第62页 |
3.1.4 实验仪器和试剂材料 | 第62页 |
3.1.5 血清IL-6、IL-10和TNF-α ELISA方法检测 | 第62-63页 |
3.1.6 统计学方法 | 第63-65页 |
3.2 结果 | 第65-76页 |
3.2.1 各实验组外周血IL-6的水平 | 第65-68页 |
3.2.2 各实验组外周血IL-10的水平 | 第68-72页 |
3.2.3 各实验组外周血TNF-α的水平 | 第72-76页 |
3.3 讨论 | 第76-79页 |
3.3.1 IL-6与SLE | 第76-77页 |
3.3.2 IL-10与SLE | 第77-78页 |
3.3.3 TNF-α与SLE | 第78-79页 |
3.4 小结 | 第79-80页 |
全文结论 | 第80-8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6页 |
综述 Toll样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 第86-11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1-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