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变速风电机群最大风能输出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异步发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第18-33页
    2.1 异步发电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8-20页
    2.2 坐标变换第20-22页
        2.2.1 Clark变换第20-22页
        2.2.2 Park变换第22页
    2.3 异步发电机在正交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和等效电路第22-25页
        2.3.1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异步发电机模型第22-23页
        2.3.2 旋转正交坐标系下异步发电机模型第23-24页
        2.3.3 异步发电机的等效电路第24-25页
    2.4 异步发电机的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第25-26页
    2.5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第26-32页
        2.5.1 基本电压空间矢量第26-28页
        2.5.2 算法合成第28-29页
        2.5.3 扇区判断第29-30页
        2.5.4 零矢量和非零矢量的作用时间第30-31页
        2.5.5 确定开关切换时间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变速风电机群集中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及控制参数设计第33-42页
    3.1 变速风电机群集中控制系统拓扑结构第33-36页
        3.1.1 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第34-35页
        3.1.2 转子磁链幅值和角度计算第35-36页
    3.2 矢量控制系统的线性解耦第36-37页
    3.3 矢量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第37-41页
        3.3.1 电流控制器参数整定第37-39页
        3.3.2 转速控制器参数整定第39-40页
        3.3.3 磁链控制器参数整定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变速风电机群的最大风能输出控制第42-54页
    4.1 风力机模型第42-43页
    4.2 基于曲线拟合的转速单变量优化功率控制第43-45页
        4.2.1 转速单变量优化功率控制的原理第43-44页
        4.2.2 转速单变量优化的算法设计第44-45页
    4.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变速风电机群最大风能输出控制第45-49页
        4.3.1 变速风电机群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第45-46页
        4.3.2 最大功率输出控制优化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4.3.3 变速风电机群的最大风能输出控制策略第47-49页
    4.4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变速风电机群恒功率控制第49-52页
        4.4.1 恒功率控制优化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4.4.2 带罚函数的差分进化算法设计第50-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变速风电机群最大风能输出控制仿真研究第54-66页
    5.1 基于SIMULINK的风电机群集中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4-57页
        5.1.1 风速模块第55页
        5.1.2 算法执行模块第55-56页
        5.1.3 风力机模块第56页
        5.1.4 矢量控制系统模块第56-57页
    5.2 仿真参数设置第57-58页
        5.2.1 风电系统相关参数第57-58页
        5.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相关参数第58页
        5.2.3 带罚函数差分进化优化算法相关参数第58页
    5.3 仿真结果分析第58-65页
        5.3.1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最大风能输出控制仿真第59-62页
        5.3.2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恒功率控制仿真第62-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离子掺杂C12A7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状态反馈单相LCL并网逆变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