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大众文化理论视野下的新时期抗日题材电视剧研究--抗日谍战偶像剧《伪装者》的个案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言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第11-15页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及本研究架构第15-20页
    第一节 大众文化理论简述第15-19页
    第二节 研究架构与研究问题第19-20页
第三章 从抗日救亡电影到新时期抗日题材电视剧第20-24页
    第一节 战争时期的抗日救亡电影第20-21页
    第二节 “十七年”及文革时期的“红色影片”第21-22页
    第三节 文革后的抗日题材电影及抗日剧的娱乐化倾向第22-23页
    第四节 新时期(2010年以来)抗日剧的热播第23-24页
第四章 《伪装者》的制播结构及意识形态分析第24-28页
    第一节 政治与商业双重影响下的制播结构第24-25页
    第二节 新时代的意识形态第25-28页
        一、家国忧患意识第25-26页
        二、国共合作的政治态度及共产党阵营的正义性、先进性第26-27页
        三、个体性与平等的家庭关系第27-28页
        四、“小资”的风格情调第28页
第五章 受众的参与行为分析第28-34页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中受众多样化的参与方式第28-31页
        一、弹幕分析:构建平等的对话第29-30页
        二、话题分析:情感的认同与理性的认识第30-31页
    第二节 网络平台中同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第31-34页
        一、同人小说:受众改写剧情与角色第31-33页
        二、同人漫画、视频:受众使用媒介能力的提高第33-34页
第六章 结论第34-40页
    一、政治、商业共同影响下的抗日剧第34-35页
    二、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思想第35-36页
    三、观众参与造成的权力关系的变化第36-37页
    四、对大众文化创造性的使用第37页
    五、小结第37-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个人直播间新社交场景的社会交往行为分析
下一篇:《救亡情报》对抗日救亡联合战线的宣传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