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炼焦化学工业论文--煤的高温干馏论文--化学产品加工论文--粗苯加工和产品论文

重苯馏分加氢催化剂制备及其模型化合物加氢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前言第15-1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7-42页
   ·重苯及国内外有关重苯的利用概况第17-29页
     ·粗苯的来源和组成第17-21页
       ·粗苯的来源第17-18页
       ·粗苯的物理性质第18-19页
       ·粗苯的组成及化学性质第19-21页
     ·粗苯加氢工艺简介第21-23页
       ·鲁奇法(Lurgi)第22页
       ·莱托尔法(Lito1)第22页
       ·环丁砜法第22-23页
       ·KK法第23页
     ·重苯及其主要组分的性质与用途第23-26页
       ·茚第24-25页
       ·苯并呋喃第25页
       ·三甲苯第25-26页
       ·苯乙烯第26页
     ·国内外有关重苯的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本课题提出的依据第27-29页
   ·催化加氢反应及加氢催化剂第29-32页
     ·不饱和化合物加氢技术第29-30页
     ·加氢催化剂第30-32页
   ·加氢反应原理第32-38页
     ·加氢精制技术原理第33-35页
       ·加氢脱硫反应第33-34页
       ·加氢脱氮反应第34页
       ·加氢脱氧反应第34页
       ·烯烃加氢饱和第34-35页
       ·芳烃加氢饱和第35页
     ·加氢裂化技术原理第35-38页
       ·烷烃的加氢裂化反应第36-37页
       ·环烷烃的加氢裂化反应第37页
       ·芳香烃的加氢裂化反应第37-38页
   ·脱氢和聚合反应原理第38-39页
     ·脱氢反应第38-39页
     ·聚合反应第39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9-42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9-40页
     ·本文研究的思路第40-41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1-42页
第二章 重苯的分离及160-185℃馏分的分析第42-52页
   ·实验试剂第42-43页
   ·实验装置及流程示意图第43页
   ·装置的可靠性检验第43-45页
   ·馏出率的计算第45页
   ·重苯的常压蒸馏第45-46页
   ·各馏分段所占200℃前重苯馏分的质量分数第46页
   ·重苯160-185℃馏分的分析第46-51页
     ·红外分析第47-49页
     ·GC-MS分析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第52-66页
   ·实验部分第52-56页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第52-53页
     ·实验试剂第53页
     ·载体的选择第53-54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54-55页
       ·镍催化剂第54页
       ·以钼为助剂的镍钼催化剂第54-55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55-56页
       ·催化剂孔结构及孔分布的测定(BET)第55页
       ·XRD分析第55-5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56页
       ·EDS微区元素分析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5页
     ·催化剂孔结构及孔分布的测定(BET)第56-57页
     ·XRD分析第57-61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61-63页
     ·EDS微区元素分析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第四章 催化剂的筛选以及重苯馏分模型化合物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第66-90页
   ·实验部分第66-79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第66-68页
       ·实验试剂第66-67页
       ·仪器设备第67-68页
     ·共振反应装置及流程第68-71页
       ·加氢反应实验步骤第69-70页
       ·加氢实验注意事项第70-71页
     ·气相色谱仪装置及流程第71-73页
       ·气相色谱仪装置第71-72页
       ·气相色谱操作步骤第72-73页
     ·气相色谱法的可靠性检验第73-76页
       ·气相色谱的分析条件第73页
       ·气相色谱法定性以及定量的重复性第73-75页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及误差分析第75-76页
     ·实验方案及分析评价方法第76-78页
       ·实验方案第76-77页
       ·重苯馏分模型化合物加氢反应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第77-78页
       ·重苯馏分模型化合物加氢反应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第78页
     ·催化剂的还原第78-79页
   ·结果与讨论第79-88页
     ·单独的均三甲苯的加氢反应第79-80页
     ·模型化合物加氢催化剂的筛选第80-82页
       ·模型化合物加氢反应中镍催化剂的筛选第80-81页
       ·模型化合物加氢反应中镍钼催化剂中助剂钼负载量的筛选第81-82页
     ·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第82-87页
       ·温度对苯乙烯转化率和乙苯收率的影响第82-84页
       ·时间对苯乙烯转化率和乙苯收率的影响第84-85页
       ·压力对苯乙烯转化率和乙苯收率的影响第85-86页
       ·催化剂用量对苯乙烯转化率和乙苯收率的影响第86-87页
     ·补充实验第87-88页
       ·萘对模型化合物加氢反应的影响第87-88页
       ·160-185℃重苯馏分的加氢反应第88页
   ·结论第88-90页
第五章 总结论及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霉液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下一篇:碱金属碳酸盐对煤-CO2气化反应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