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方法论文--形式语言理论论文

模糊系统验证的形式化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2 研究现状分析第11-15页
        1.2.1 定量系统模型第11-12页
        1.2.2 定量时序逻辑和定量模型检测第12-14页
        1.2.3 定量时序逻辑的系统合成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预备知识第17-29页
    2.1 Kripke结构第17页
    2.2 时序逻辑第17-20页
        2.2.1 线性时序逻辑第18页
        2.2.2 计算树逻辑第18-20页
    2.3 自动机理论第20-21页
    2.4 格与模糊逻辑第21-25页
        2.4.1 格第21-23页
        2.4.2 模糊逻辑第23-24页
        2.4.3 Knaster-Tarski不动点定理第24-25页
    2.5 模糊Kripke结构和模糊计算树逻辑第25-27页
        2.5.1 模糊Kripke结构第25-26页
        2.5.2 模糊计算树逻辑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不确定型模糊Kripke结构的计算树逻辑模型检测第29-59页
    3.1 不确定型模糊Kripke结构第29-32页
    3.2 模糊计算树逻辑第32-35页
    3.3 模糊计算树逻辑的不动点模型检测算法第35-42页
    3.4 模糊计算树逻辑的模型检测改进算法第42-51页
        3.4.1 (?)_(sup)pUq的模型检测问题第42-44页
        3.4.2 (?)_(sup)pUq的模型检测问题第44-46页
        3.4.3 (?)_(inf)pUq的模型检测问题第46-48页
        3.4.4 (?)_(inf)pUq的模型检测问题第48-51页
    3.5 实例应用第51-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模糊计算树逻辑在公平语义下的模型检测第59-73页
    4.1 模糊计算树逻辑的公平语义第59-61页
    4.2 模糊计算树逻辑在公平语义下的模型检测算法第61-72页
    4.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模糊线性时序逻辑的可实现性第73-85页
    5.1 模糊线性时序逻辑第73-76页
    5.2 模糊博弈理论第76-79页
    5.3 模糊线性时序逻辑的可实现性第79-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5页
第六章 格值模糊可达博弈第85-97页
    6.1 基于格值结构的模糊可达博弈第85-88页
    6.2 格值可达博弈的确定性第88-92页
    6.3 格值可达博弈获胜策略第92-96页
    6.4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7-99页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97-98页
    7.2 研究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格值交替自动机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内容的图像特征提取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