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13-16页 |
1.1 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1.1.1 内分泌因素 | 第13-14页 |
1.1.2 营养因素 | 第14页 |
1.1.3 运动因素 | 第14页 |
1.2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2. 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 第16页 |
3. 目前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普通应用 | 第16-17页 |
4. 杜仲壮骨颗粒中各单味药的功效 | 第17-22页 |
制备工艺研究 | 第22-36页 |
1. 实验仪器与试剂材料 | 第22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1.2 试剂与试药 | 第22页 |
1.3 原料饮片 | 第22页 |
2. 水煎煮提取工艺路线的优化 | 第22-28页 |
2.1 方法 | 第23-24页 |
2.1.1 龟板、煅牡蛎工艺考察 | 第23-24页 |
2.2 杜仲壮骨颗粒水提工艺考察 | 第24-26页 |
2.3 醇沉工艺路线的优化 | 第26-28页 |
2.3.1 不同含醇量的工艺路线优化 | 第26-27页 |
2.3.2 不同醇沉时间的工艺路线优化 | 第27页 |
2.3.3 不同醇沉次数的工艺路线优化 | 第27-28页 |
3. 提取工艺转移率测定 | 第28页 |
4. 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试验 | 第28-36页 |
4.1 葛根素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4.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 第28页 |
4.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8页 |
4.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8-29页 |
4.2 方法学考察 | 第29-33页 |
4.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31页 |
4.2.2 精密度试验 | 第31页 |
4.2.3 稳定性试验 | 第31页 |
4.2.4 重复性试验 | 第31-32页 |
4.2.5 加样回收试验 | 第32-33页 |
4.2.6 样品测定 | 第33页 |
4.3 杜仲壮骨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 第33-36页 |
4.3.1 辅料的选择与考察 | 第33-34页 |
4.3.2 中试工艺研究 | 第34-35页 |
4.3.3 杜仲壮骨颗粒工艺流程图 | 第35-36页 |
杜仲壮骨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第36-46页 |
1.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36-37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1.2 试剂与试药 | 第36-37页 |
2. 原料饮片及辅料质量标准 | 第37页 |
2.1 原料饮片 | 第37页 |
2.2 药用辅料 | 第37页 |
3. 性状 | 第37页 |
4. TLC定性鉴别 | 第37-41页 |
4.1 处方中当归的专属性鉴别 | 第37-38页 |
4.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7页 |
4.1.2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 第37-38页 |
4.1.3 阳性对照液的制备 | 第38页 |
4.2 处方中黄芪的专属性鉴别 | 第38-39页 |
4.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38页 |
4.2.2 阴性对照液制备 | 第38-39页 |
4.2.3 阳性对照液制备 | 第39页 |
4.3 处方中丹参的专属性鉴别 | 第39-40页 |
4.3.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39页 |
4.3.2 阴性对照液制备 | 第39页 |
4.3.3 阳性对照液制备 | 第39-40页 |
4.4 处方中牛膝的专属性鉴别 | 第40-41页 |
4.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0页 |
4.4.2 阴性对照液制备 | 第40页 |
4.4.3 阳性对照液制备 | 第40-41页 |
5. 含量测定 | 第41页 |
5.1 葛根素含量测定 | 第41页 |
5.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 第41页 |
5.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1页 |
5.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1页 |
5.1.4 测定法及葛根素含量 | 第41页 |
6. 检查 | 第41-46页 |
6.1 粒度检查 | 第42页 |
6.2 水分检查 | 第42页 |
6.3 溶化性检验 | 第42-43页 |
6.4 装量差异检查 | 第43页 |
6.5 微生物限度检查 | 第43-46页 |
杜仲壮骨颗粒药效学研究 | 第46-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1.2 实验药物 | 第46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1.5 检测指标 | 第47页 |
1.6 统计学处理 | 第47-48页 |
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2.1 术后16周血清Ca、P、BGP及BALP浓度 | 第48-49页 |
2.2 术后16周股骨、脊柱及全身骨密度BMD含量 | 第49-50页 |
2.3 术后16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