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章 萧红小说的历史观照叙事视角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在场者与离席者——“自语”的民间历史视角 | 第15-19页 |
第二节 去“意识形态”——固执的儿童视角 | 第19-23页 |
第三节 永远的生命主题——关注死亡视角 | 第23-26页 |
第二章 萧红小说的个性化叙事结构 | 第26-33页 |
第一节 “风俗画”画簿式小说结构 | 第26-29页 |
第二节 “蒙太奇”叙事结构和形式上的空间结构 | 第29-31页 |
第三节 萧红小说的内在心理结构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萧红小说叙事的性别特征 | 第33-37页 |
第一节 回忆性散文化叙事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内视”的心理视角 | 第34-37页 |
第四章 萧红小说叙事风格及得失 | 第37-45页 |
第一节 萧红小说诗化悲情的叙事基调 | 第37-41页 |
第二节 萧红小说跨文体写作的叙事意蕴 | 第41-43页 |
第三节 萧红小说叙事探索的不足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