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5-26页 |
1. 对虾养殖现状 | 第15-17页 |
1.1 环境恶化 | 第15-16页 |
1.2 虾病爆发 | 第16页 |
1.3 药物滥用 | 第16-17页 |
2. 益生菌在养殖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2.1 芽孢杆菌在养殖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2.2 溶藻弧菌在养殖中的应用 | 第18页 |
3 免疫活性物质 | 第18-20页 |
3.1 活性肽 | 第18-19页 |
3.2 多糖 | 第19页 |
3.3 脂类 | 第19-20页 |
4. 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6页 |
第二章 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溶藻弧菌对凡纳滨对虾消化、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 第26-42页 |
1 前言 | 第2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2.1 实验菌株 | 第26-27页 |
2.2 对虾 | 第27页 |
2.3 ~(15)N 人工同位素标记实验 | 第27页 |
2.4 养殖实验 | 第27页 |
2.5 攻毒实验 | 第27-28页 |
2.6 样品采集 | 第28页 |
2.7 指标测定 | 第28-29页 |
2.8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 结果 | 第29-36页 |
3.1 ~(15)N 测定结果 | 第29-31页 |
3.2 生长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3.3 消化酶 | 第32-34页 |
3.4 免疫相关酶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3.5 攻毒结果 | 第35-36页 |
4. 讨论 | 第36-38页 |
4.1 凡纳滨对虾对于溶藻弧菌和芽孢杆菌中~(15)N 的利用情况 | 第36页 |
4.2 溶藻弧菌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 | 第36页 |
4.3 溶藻弧菌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的影响 | 第36-37页 |
4.4 溶藻弧菌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第37-38页 |
4.5 溶藻弧菌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 第38页 |
5.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第三章 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不同组分对对虾生长、免疫酶和抗病力的影响 | 第42-58页 |
1. 前言 | 第42-4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3-45页 |
2.1 对虾 | 第43页 |
2.2 实验饲料 | 第43页 |
2.3 养殖实验 | 第43页 |
2.4 攻毒实验 | 第43-44页 |
2.5 样品采集 | 第44页 |
2.6 测定指标 | 第44页 |
2.7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3. 结果 | 第45-51页 |
3.1 生长指标 | 第45页 |
3.2 免疫指标 | 第45-47页 |
3.3 攻毒实验结果 | 第47-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4.1 投喂不同菌体成分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 投喂不同菌体成分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 第52页 |
4.3 投喂不同菌体成分对凡纳滨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 第52-54页 |
5. 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四章 芽孢杆菌 BZ5 和溶藻弧菌 VZ5 胞内多糖的提取、纯化和性状鉴定 | 第58-70页 |
1. 前言 | 第5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8-6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2.2 胞内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 第59-61页 |
2.3 胞内多糖中总糖、蛋白质和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第61-62页 |
2.4 胞内多糖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第62页 |
2.5 胞内多糖还原能力测定 | 第62页 |
3. 结果 | 第62-65页 |
3.1 两种胞外多糖粗品 | 第62-63页 |
3.2 两种胞外多糖粗品的多糖含量和蛋白含量 | 第63-64页 |
3.3 两种胞外多糖的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64-65页 |
3.4 两种胞外多糖的还原能力 | 第65页 |
4. 讨论 | 第65-67页 |
5. 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
发表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