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

清代山西书院经济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书院发展简介和清代山西书院的发展概况第12-20页
   ·书院发展简介第12-13页
   ·清代山西书院的发展概况第13-20页
第二章 清代山西书院经济的具体情况第20-42页
   ·清代山西书院的新建或重建及在此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贡献状况第20-23页
     ·清代山西书院的新建或重建第20-22页
     ·在书院的新建和重建中社会各阶层的贡献状况第22-23页
   ·清代山西书院的供给状况第23-29页
     ·书院供给对于书院的重大意义第23页
     ·建养同步的办法及其特点第23-24页
     ·建养分步的办法以及社会各阶层的贡献状况第24-29页
   ·清代山西书院的生利方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第29-33页
     ·清代山西书院的生利方式第29-31页
     ·清代山西书院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第31-33页
   ·清代山西书院的经济困难以及解决措施第33-36页
     ·官府的挪用第33-34页
     ·当铺的破产第34页
     ·租课的拖欠第34-35页
     ·天灾的破坏第35页
     ·经费的枯竭第35页
     ·本金的不足第35-36页
     ·土地的丧失第36页
   ·书院经费的管理第36-38页
     ·官府直接操作的经费管理方式第36页
     ·官督民营的经费管理方式第36-38页
   ·书院经费的内部分配使用第38-42页
     ·向教学倾斜第38页
     ·量体裁衣,适当扩张第38-39页
     ·教学带头人享受的待遇极高第39页
     ·开销范围详尽周到第39-40页
     ·各项开销有章可循第40-41页
     ·简化行政管理机构以节省开支第41-42页
第三章 清代山西书院经济向学堂经济的转变第42-45页
   ·历史背景第42页
   ·两者之间的继承第42-44页
   ·两者之间的变革第44-45页
第四章 对清代山西书院经济性质的分析及士绅阶层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第45-48页
   ·对清代山西书院经济性质的分析第45-46页
     ·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第45页
     ·以单纯的教育产业的视角来分析第45-46页
   ·士绅阶层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第46-48页
     ·士绅在经济、政治上的双重作用第47页
     ·士绅与官府之间关系的双重性第47页
     ·士绅在书院和学堂之间的联系性第47-48页
结语第48-50页
   ·政府及行政权力的作用第48页
   ·以士绅阶层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的作用第48-49页
   ·协同管理、互相监督的作用第49页
   ·社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作用第49页
   ·以教学为中心的经费分配方式的作用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刘宋王朝寒人的兴起
下一篇:明代的山西王府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