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 中国抗战题材影像书写的历史源流 | 第10-16页 |
(一) 烽烟年代:真实的力量(1931——1949) | 第10-11页 |
(二) 经典年代:政治的神话(1949——1976) | 第11-13页 |
(三) 发展年代:追捧与质疑(1976——2013) | 第13-16页 |
二、 中国抗战题材的“反战”建立及困难分析 | 第16-23页 |
(一) 中国抗战题材的“反战”建立 | 第16-19页 |
(二) 中国抗战题材“反战”建立的困难分析 | 第19-23页 |
三、 中国抗战题材“反战”建立的努力方向 | 第23-28页 |
(一) 重视影视剧对社会的建构性介入力量 | 第23-24页 |
(二) 调整中国近百年“受害者”的心理 | 第24-26页 |
(三) 提升影视剧创作者的思想空间 | 第26-28页 |
四、 全球视阈中抗战题材的“反战”表达 | 第28-35页 |
(一) 美国:宏大而深刻的反思 | 第28-29页 |
(二) 前苏联:直抵战争根源的叩问 | 第29-31页 |
(三) 德国:理性而真诚的谢罪 | 第31-33页 |
(四) 中国:“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代延续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