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临床研究 | 第12-40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1.3 研究工具 | 第13-18页 |
1.1.4 统计分析 | 第18页 |
1.2 结果 | 第18-29页 |
1.2.1 正常组和患者组的一般情况 | 第18-19页 |
1.2.2 16 岁正常组的两套智力量表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19-24页 |
1.2.3 16 岁正常组的两套智力量表结果的等值分析 | 第24-26页 |
1.2.4 等值结果在 17 和 18 周岁年龄段的应用 | 第26-27页 |
1.2.5 等值结果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组的应用 | 第27-29页 |
1.3 讨论 | 第29-36页 |
1.3.1 WAIS-IV 中文版和 WISC-IV 中文版的比较 | 第29-33页 |
1.3.2 WAIS-IV 中文版和 WISC-IV 中文版的等值分析 | 第33-34页 |
1.3.3 WAIS-IV 中文版和 WISC-IV 中文版的等值结果应用 | 第34-36页 |
1.4 结论 | 第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第2章 综述 韦氏智力量表的衔接 | 第40-53页 |
2.1 韦氏智力量表的发展 | 第40-42页 |
2.1.1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 第40-41页 |
2.1.2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发展过程 | 第41-42页 |
2.2 韦氏智力量表儿童和成人版的衔接 | 第42-48页 |
2.2.1 国外研究 | 第42-46页 |
2.2.2 国内研究 | 第46-48页 |
2.3 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A 技术路线图 | 第53-54页 |
附录 B 线性等值计算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导师简介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