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5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4页 |
·降雨因子与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关系 | 第12-15页 |
·地形因子与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关系 | 第15-18页 |
·不同植被类型对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 | 第18-20页 |
·土壤特性与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关系 | 第20-21页 |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 第24-25页 |
·草业用地水土流失规律研 | 第25页 |
·农业用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 第25页 |
·林业用地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 第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5-27页 |
·临朐县辛庄水土保持试验站 | 第25-26页 |
·蒙阴县孟良崮水土保持试验站 | 第26页 |
·曲阜市红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 第26页 |
·泰安市水土保持试验站 | 第26页 |
·新泰市土门林场概况 | 第26-27页 |
·泰山罗汉崖林场概况 | 第27页 |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径流小区和标准地的布设 | 第27-28页 |
·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观测 | 第28页 |
·径流量和侵蚀量的观测 | 第28页 |
·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分级 | 第28页 |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积蓄量及持水性能的测定 | 第28-29页 |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蓄水性能及渗透特性的测定 | 第29页 |
·不同林分类型抗蚀性能的测定 | 第29-30页 |
·林地土壤侵蚀量的测定 | 第3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75页 |
·草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 第30-44页 |
·相同坡度、不同草本植物的径流小区径流量与侵蚀量 | 第30-34页 |
·不同坡度、相同盖度的自然草地径流小区径流量与侵蚀量 | 第34-36页 |
·不同盖度相同坡度的自然草地径流量与侵蚀量 | 第36-39页 |
·不同降雨条件下相同坡度、相同草本植物的径流小区径流量与侵蚀量 | 第39-40页 |
·建立综合因子条件下坡面草地径流小区径流量和侵蚀量预测经验模型 | 第40-44页 |
·农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 第44-59页 |
·相同地形条件下不同农作物径流小区径流量与侵蚀量变化规律 | 第44-48页 |
·不同坡度、坡长条件下相同农作物径流小区径流量与侵蚀量 | 第48-54页 |
·不同降雨条件下相同地形和相同农作物径流小区径流量与侵蚀量 | 第54-55页 |
·建立综合因子条件下坡面农地径流量和侵蚀量预测经验模型 | 第55-59页 |
·林业用地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 第59-75页 |
·林地枯落物层蓄水保土功能 | 第59-66页 |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物理性状 | 第66-70页 |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渗透性能 | 第70-71页 |
·鲁中南山区不同林分类型林地土壤饱和贮水量经验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71-73页 |
·鲁中南山区不同林分类型林地土壤保持效应经验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73-75页 |
4 讨论 | 第75-76页 |
·草地水土流失规律 | 第75-76页 |
·农地水土流失规律 | 第76页 |
·林地蓄水保土功能 | 第76页 |
5 结论 | 第76-80页 |
·草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 第76-77页 |
·农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 第77-78页 |
·林地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 第78-80页 |
6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