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 选题意义与价值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第一章 :“性情”说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9页 |
第一节 、“诗言志”、“诗缘情”与“诗道性情”观的产生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情”、“性灵”与“性情” | 第14-16页 |
第三节 、晚清诗话是从哪些角度谈论“性情”的?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性情”说在晚清诗话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晚清各个诗派的“性情”说的内涵与特征 | 第19-49页 |
第一节 桐城诗派的“性情”说 | 第19-38页 |
一、 桐城诗派“性情”说的特点 | 第22-37页 |
二、 桐城诗派对道咸宋诗派的影响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道咸宋诗派的“性情”说 | 第38-42页 |
第三节 、晚清其他诗派的“性情”说 | 第42-49页 |
一、 汉魏六朝诗派的“性情”说 | 第42-43页 |
二、 同光体诗派的“性情”说 | 第43-46页 |
三、 中晚唐诗派的“性情”说 | 第46-47页 |
四、 南社的“性情”说 | 第47-49页 |
第三章 :晚清“性情”说与新文学的联系 | 第49-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