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縮略词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2.1 实验流程 | 第14页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14-16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2.3.1 纳入标准 | 第16页 |
2.3.1.1 偏头痛病例组 | 第16页 |
2.3.1.2 正常对照组 | 第16页 |
2.3.3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2.4.1 DNA的提取 | 第16-17页 |
2.4.2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 | 第17-19页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0-30页 |
3.1 偏头痛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 第20页 |
3.2 偏头痛患者组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分析 | 第20-24页 |
3.2.1 偏头痛患者组的临床资料 | 第20-21页 |
3.2.2 偏头痛患者组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 第21-24页 |
3.3 各SNP多态位点基因型 | 第24-26页 |
3.3.1 TRPM8基因rs10166942 | 第24页 |
3.3.2 LRP1基因rs11172113 | 第24-25页 |
3.3.3 MEF2D基因rsl050316 | 第25-26页 |
3.4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26-27页 |
3.4.1 TRPM8基因rs10166942 C/T位点 | 第26页 |
3.4.2 LRP1基因rs11172113 C/T位点 | 第26-27页 |
3.4.3 MEF2D基因rs1050316 G/T位点 | 第27页 |
3.5 病例组和对照组各SNP位点多态性分布及比较 | 第27-28页 |
3.5.1 TRPM8基因rs10166942 C/T多态性分布及比较 | 第27页 |
3.5.2 LRP1基因rs11172113位点T/C多态性分布及比较 | 第27-28页 |
3.5.3 MEF2D基因rs1050316 T/G多态性分布及比较 | 第28页 |
3.6 偏头痛患者三个SNP位点各基因型间临床变量的比较 | 第28-30页 |
3.6.1 TRPM8基因10166942位点各基因型间临床变量的比较 | 第28-29页 |
3.6.2 LRP1基因rs11172113位点各基因型间临床变量的比较 | 第29页 |
3.6.3 MEF2D基因rs1050316位点各基因型间临床变量的比较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0-34页 |
4.1 GWAS与偏头痛 | 第30-31页 |
4.2 三个研究位点所在基因与偏头痛的可能关联 | 第31-32页 |
4.2.1 TRPM8与偏头痛 | 第31页 |
4.2.2 LRP1与偏头痛 | 第31-32页 |
4.2.3 MEF2D与偏头痛 | 第32页 |
4.3 本实验阴性结果的可能原因 | 第32-3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综述 | 第4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